大的浮动,他见过父亲是如何训斥大哥的,也知道,夸赞和训斥没什么区别。
家宴上,燕国公饮了几杯酒。苏小娘称身子还没好,没过来,但让丫鬟送来了贺礼来。
一众都很欢喜,夸赞燕明烨上进懂事,老国公也实打实地高兴,不住地感叹,“都长大了。”
燕明荞看着这样的场面,以及桌上美的菜肴,突然没了胃
。
她想大哥了。
大哥九月份离开国公府的,已经有七个月了。
也不知道一个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平
里吃睡如何,有没有被欺负。
燕明荞还记得带她去街上的兄长,出门会给她带吃食回来的兄长。为什么这样好的大哥,只是因为落榜了,父亲就那么训斥他。
燕明荞心里憋着一气,使劲啃了下鸭腿。
她忧愁地想,大鸭子大鸭子,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第70章 大哥成亲
鸭腿不会说话, 燕明荞看了眼盘子里的鸭,也不会说话。
以往燕明荞最喜欢家宴上的菜了,但今她没吃多, 吃了鸭腿后就没再吃别的。
家宴结束,众离去,燕明荞也跟着沈氏回了正院。
路上风很凉爽,吹得很是舒服,夜色朦胧, 沈氏也累了一天了, 到了正院后燕明荞和母亲道别, 回了自己屋子。
还没有太晚, 但燕明荞不想看书, 靠在榻上坐了一会儿, 雪竹进来了, 手里端了一份黄鱼面, “姑娘, 宁湘姑姑端来的, 说是小厨房刚做的。”
面冒着热气, 的确是刚煮出来的,怕是母亲看她没吃多, 所以让宁湘送了过来。
但燕明荞没胃,她在家宴上也吃了点, 不饿, “我不想吃,拿下去吧。”
雪竹点了下, 拿下去, 她们丫鬟会给分了。
燕明荞叹了气, 她就是想大哥了,她知道今天是二哥高兴的
子,她也高兴,可看见父亲祖父这样,尤其以前对二哥也不是很好的时候……她突然明白了个道理,在父亲他们心中,学问不好就不配做国公府的子孙。
从前父亲最喜欢的是燕明泽,今燕明泽看起来也不太高兴。
还好她不想得到父亲祖父的喜欢,母亲二姐姐他们喜欢她就够了,不是因为她聪明,也不是因为她能做生意。
怎么可能喜欢她,
都喜欢大哥。
这就对了,她也不是很喜欢父亲,祖父也一般。
燕明荞把这件事想通,又觉得肚子饿了,她喊了雪竹进来,“再去拿一碗黄鱼面,我又想吃了。”
小厨房做吃食,不可能做一碗。
雪竹笑了笑,“婢这就去拿。”
很快,黄鱼面端了上来。
这个可不是黄鱼熬的汤煮面,也不是面里多两条小黄鱼,而是把鱼剔下来做成面条,里面一点刺都没有的。具体是怎么做的燕明荞也不知道,但她知道很好吃,吃起来带着鱼丸的弹劲儿,汤汁是大骨
熬的,香味盖掉了鱼腥味。
那个鲜味就好像黄鱼面在汤里游了两圈,最后在手拉手高高兴兴地去她肚子里睡觉了。
就是这样的和谐。
四月份的夜晚还有些凉,吃碗面燕明荞趁着手脚暖和,赶紧梳洗睡觉,她把脚底的被子往上卷了卷,自己弄了个暖和的小窝。
这一觉睡得很舒服,只不过梦里一边是书上说的忠孝大道理,一边是大哥二哥,最后母亲给她抱走了。
她只要听母亲的话就好了。
醒来之后,燕明荞根本不记得梦见了什么,倒是和沈氏又亲昵了两分。
沈氏不知为何,她养孩子也不能时时都看着,像燕明轩几,管得更少。
她倒是乐意和儿亲昵,母
俩一块儿用了早饭。
燕明烨和燕明泽一早回了书院,楚铮没去书院,睡到天大亮,然后过来跟沈氏报喜来了。
从别处看的和他亲说的肯定不一样,他跟书院请了几
假,
后他进军营,看书是看书,但还是以练功为主。
在书院没有演武场,他功夫都耽误了。
沈氏也知道他志向在哪儿,只说别把学过的忘了,“平里多巩固,考上不容易。”
她也有私心,楚铮能考上是好事,尤其是在明玉和镇北侯定亲之后考上,外只会说这门婚事好,再加上楚铮一直以来和燕国公府走得很近,别
只会夸赞明玉。而等楚堪疑知道了,也会对燕国公府心存感恩。
沈氏倒不担心楚堪疑的品,一个为了百姓在边关近十年的将军,品
怎会差。
楚铮未来要从军,能识字看书就行,的确不需要在功课上有多大建树,但沈氏还是希望他能好好学,书中有很多道理,他生母不在了,她也没办法总照顾,还是得靠自己。
“外祖母说的我都有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