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冬天吃了,两碗牛汤下肚,顿时感觉肚子里暖暖的。
萧楠最满意这个时代的大概是各种东西都很实在,说是牛汤就是牛
汤,不会加什么猪骨
在里面。
牛也是实在新鲜的,唯一的坏处就是资源太少。
萧楠心下盘算,什么时候自家弄点新鲜牛回来做麻辣牛
或者炒孜然牛
吃,这么想着,萧楠瞄了一眼空间里,想法摇摇欲坠。
算了,上次杀的猪还剩一大半,等吃得差不多了再想其他的。
吃完午饭,冬天也不用睡午觉了,听到召集上工的声音,两慢悠悠的往村外走。
梧桐村村子里没有河,在村外几十米处有一条河流途径。
夏天稻田灌水的时候,村里的两个大小池塘就不够,需要从外面的河里挑水,所以每次稻谷灌浆前挑水都挑得疼。
这次挖渠就是把小河的水引进来,在村里绕个圈又流出去和小河汇合。工程量不算小,地里也不像北方会结冰冻住,就是大家得顶着寒冬腊月的风活。
等萧楠过去的时候,要挖的地方已经画出来了,还分了小组,划分了任务,每组十个,
完才算一天的工分。
萧楠看了看自己组,除了她和方玚,还有游宽兄妹两,另外三个知青一个没落下,再加上冯建元、汪伟以及方玲。
好家伙,这一组体弱者含量过高,而方玲大概是因为另外几个男知青在这待了几年,体力也不差的缘故没分进来,把不算勤快的方玲拉进来凑数了。
想要当天完成村里奋斗状态十个
的份量,以他们组的状态看起来难度不小。
几个站在一起,面面相觑。
附近跟萧楠关系还不错的林二婶看到心下咂舌,对她露出莫能助的表
。
她倒是能把萧楠拉过来一块活,但一看那些弱不禁风的知青们,她小组里也没
愿意换过去啊。
萧楠耸耸肩苦笑一声,但也没太气馁,反正她就是凑数的,不强求多少公分。
她跟方玚两个一个是刚下乡不久的知青,一个是村里谁都知道的病秧子,想必也没
对他们有多高的要求,跟大家保持差不多的速度就可以了。
“各自分位置吧,反正我能多少
多少,不让
帮忙也不用耽误别
。”石麦冬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