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书院的考核,都是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出题。
绝大部分参与了出题的
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考卷的。
然而这些卷子的题目和题目之间并没有关联
,涵盖很广,题量很大,类型也很多,甚至有些是专业之外。
比如负责祭祀的官员,他的考卷里可能会出现天文和乐理方面的题目。
具有相关
,但临时抱佛脚的
肯定不会想到去复习这个。
皇帝是铁了心要筛选出真正有才能的
,不准大家混
子。
秦琰摇了摇
,唇边带笑。
被他盯着的考生:???
什么意思,觉得我抓掉
发都答不出题的样子很好笑吗?
秦琰没有与他
谈,很快离开,去下一个地方。
官员考核一共持续两个时辰。
实际上如果能答得上题,一个时辰就够了。
答不上又编不出来的,就更快了。
秦琰才转了半个时辰,就看到有
答至最后一题,然后呆呆地看着题目。
他好地凑上去,看了一眼。
“君一
能伏案几时?擅长何种庶务,可有其他涉猎?一
至多能处理多少文书?”
这是一个所有
都能答得上来,却又很为难的题目。
老老实实按照实际
况写吧,万一皇上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满意,把自己裁了怎么办?
夸张一些写吧,那些活真落到自己身上了怎么办?
筛去后者,剩下的想要用劳累换工作的
,又要面对夸张多少的问题。
大家都预先不知道会有这种题目,肯定没来得及讨论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工作强度。
只能跟自己脑补的其他
进行虚空打架,恶
竞争。
秦琰:“……”
几乎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知道这个题目出自谁手呢。
第54章
秦玉逢跟皇帝说裁三成, 皇帝跟大臣
说“可能裁三成,视考核成绩而定”。
等卷子批出来后,他恨不得让一大半的
都滚。
除了钦天监和农司这种确实只有专业
士才能
活的地方, 其他部门有相当一部分
在
职前连自己要
什么都不知道。
在六部
员互相流动的现状下,这种
况不算少见。
工部的
对于专业的知识倒是普遍还行,就是捞油水捞习惯了,在选材料的时候下意识地选贵的而不是选合适的。
礼部更是混
子的好地方。
重要的祭典都是上
的大
盯住每一个细节,而不重要的祭典, 根本没
在意,除了捞油水就是糊弄。
实在是活落到自己
上也没事,让
找找典籍和旧例, 照着办就行。
大理寺的
就更搞笑了。
皇帝亲自出了一题,问建光二年, 对“罚
籍”一刑的改动。
建光是他的年号。
作为一个刚上任不久, 需要打出仁君名
的皇帝, 减轻刑罚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也是少有的, 墨成会同意的改动。
那段时间他对罪臣及其亲眷罚
籍这条进行了改动。
罪臣家的
眷
籍, 通常是充作军
或官伎。
而男丁则是充作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