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子后面还有“十一”,“十三”,一个是打架斗殴,一个是调戏,都是与
相关的案子。
这种案子,京城每天都在发生,太常见了,常见到陆善柔都不可能把这些案子写进《陆公案》里,因为读者不喜欢看——这种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没有必要花钱买书看嘛。
别说读者了,就连陆善柔对待案子也不是一碗水端平,她以前扮男装当父亲的书童查案时,只关注命案和大案要案,对这些普通案子不屑一顾,觉得繁琐无趣。
现在的陆善柔也想穿越到过去,甩自己一掌。
十二月二十六,编号第九的案子到底是什么?
陆善柔挖掘着自己的回忆:
那是腊月,冰天雪地。
陆善柔脑子响起孩童们的歌谣: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
哦,对了,那天发生了一桩和猪有关的事。
那个月最轰动京城的案子,我已经写进了《陆公案》第八回 。
叫做“恶婆婆自首杀贤,找凶器原来是丈夫”。
婆婆来衙门自首,说儿媳不孝,她用拐杖把儿媳
打死了。
但是陆青天验尸之后,发现媳身上大多是“
打中空”的伤痕,要形成这种中间是白色,两边青紫的伤,对方力气要足够的大,快速抡起棍
击打才能形成。
婆婆中过风,杵着拐走路还抖抖索索的,不可能把媳打成这样。
倒是婆婆的儿子喝酒赌钱,经常打骂媳,陆青天怀疑真凶是儿子,婆婆是为了给儿子顶罪。
因为按照大明律法,丈夫杀妻要判绞刑,婆婆杀儿媳是无罪的,顶多罚一点钱。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陆青天买了一猪,邀请和婆婆差不多年纪的杵拐老
去衙门,用拐杖打猪,看猪是否能出“
打中空”的伤。
为了力求真实,那猪刚刚弄死,还没有放血。
十来个老吭哧吭哧打猪,最后的结果是连个白印都没有。
陆青天严审丈夫,终于招认了,是丈夫虐杀了妻子,要母亲顶罪。
案子了,但是猪怎么办?
二十六,炖猪。
我记起来了!
那天父亲请了一个杀猪匠,来衙门现场杀猪、把猪分给了前来打猪的老
们,感谢他们帮忙
案。
陆善柔仿佛回到了冰天雪地的杀猪现场。
她吃过猪,也见过猪跑,但从未见过杀猪的场面,很是好,就在衙门里围观杀猪。
年关难过,到了年底,各种纠纷特别多。
所以,衙门里杀猪热热闹闹,一片欢乐祥和的场面,衙门外告状的登闻鼓也时不时的响起来,各种原告时不时往提刑所里递送状纸。
杀猪是在下午举行的,状纸的编号都是靠后。
的纠纷排到第九个,已经很靠后了,所以,我应该在杀猪现场见过递送状纸的原告。
是谁呢?
杀猪匠杀了猪,第一刀落在猪后腿上,然后用棍子伸进去,捅了几桶。
然后,杀猪匠鼓起腮帮子,抱着猪脚,对着捅开的子使劲吹气!
吹得猪身都膨胀起来!就像炸开似的!
那一幕,陆善柔终身难忘,膨胀的猪就像一团白色的云朵,要飘到天上去。
那个时候,她瞪大眼睛,聚会的看着膨胀的猪身,似乎忘记了呼吸,好像她只要吐气,猪身就要开裂了。
蓦地,杀猪匠看到了陆善柔的方向,好像很吃惊,嘴离开了猪腿的
子,猪就像放
似的从后腿猛地泄气,膨胀的猪身迅速收缩起来!
怎么会这样?陆善柔很是遗憾。
杀猪匠对着自己的方向喊了几句话,他的嘴翕动开合着,就像梦境里的
,能看到对方在说话,但是说些什么,根本听不清楚。
陆善柔顺着杀猪匠的方向,转身看去,看到通往提刑所的风雨连廊里有个,拿着状纸,面目模糊,连男
都看不清楚,也是见此
嘴
在动。
可见,这个杀猪匠和拿着状纸的是认识的。
但是十四年前的回忆太遥远了,通过杀猪,分猪的记忆往下挖掘,也只能到此为止。
蓦地,有个清晰的声音响起来,“二小姐,二小姐?陆夫派了
,来催二小姐早点回家,寒天腊月的,别冻着了 。”
是李快手的声音。
陆善柔猛地睁开眼睛,眼前是李捕。
十四年了,李快手已经成了李捕。
李捕说道:“二小姐往旁边让一让,我要帮魏千户立木
了。”
陆善柔发现自己并非在天寒地冻的腊月二十六,这里也不是分猪现场。
这里是她的家,在温暖的春天,满城风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