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被床单棉袄线衣肯定是不能少,准备着准备着程素雅眼泪就忍不住掉。
她没有孩子,也不打算再要,侄就是她的心
。
程柠看姑姑可自己准备的几大包行李,道:“姑姑,这么多我哪能带走,还是我自己来收拾吧,我就拿我的旧棉被旧衣服一样一套,其他的,等回你再寄给我。”
她知道这些都是自己姑姑的心意,也没拒绝。
程素雅都生出了亲自送她过去的念。
生出这个念的不止程素雅,还有韩
。
立场不一样,韩跟自己几个孙子孙
也不同,她很喜欢程素雅这个行事妥帖,心地不错的儿媳
。
哪怕程素雅一直没能生下个孩子,反正她老家已经有两个孙子一个孙
,连重孙辈都有了,也不在乎这个。
相应的,她也很喜欢这个从小就跟着程素雅来自己家的小姑娘。
也是在自己膝下看着长大的,又漂亮又乖巧,跟玉雕的一样,怎么能不喜欢?
程柠要下乡,她除了拿了一沓自己的私房票子和钱塞给程柠,还拉着程柠的手,絮絮叨叨的跟程柠说老家的和事。
虽然她也已经离开原先的上韩村,现在的上韩大队几十年,中间就回去过几次,可不妨碍她说起老家的时还是娓娓道来。
说到兴起,就直接跟儿子韩祁山提议,道:“祁山,咱们也十来年都没回过老家了,要不,咱就也趁这机会回去看看,顺便送送柠丫,把她托给可靠的乡亲,也看看塬子他在那边怎么样。”
韩祁山:……
就算是回去看,也不能这大冷天的时候吧?
韩祁山看向程柠,再提议:“柠柠,我看要不下乡的事还是再缓缓?等开春天气暖和些的时候再过去,到时候让你大哥送你过去,你也回去看看。”
程柠摇,道:“都已经报名了,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改造可是很严肃的事
,哪里能说改期就改期?而且别
都是跟大部队,我怎么能搞特殊话?这样也不利于我和当地的知青搞好团结。”
韩祁山说不出话来了。
他当然不能搞特殊化。
韩祁山劝不动程柠,只能劝自己老母亲。
韩也知道这个理,倒也没坚持,就继续跟程柠叨叨。
程柠也没有半点嫌弃,相反,她仔细问了许多关于上韩大队的事,例如气候,那里的靠什么维生,种植什么作物什么的。
“种什么作物啊?”
韩眯了眯眼,道,“我们那地良田少,都是山地,多是冬小麦夏包谷这么种,也有种些红薯的,但收成也不怎么好,好在靠山吃山,村民们总能在山上采些菌菇野菜,冬天的时候男
打打猎,
编编席子箩筐,
子虽然苦,其实习惯了,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她摸了摸程柠的小手,叹了气,道:“就是你没过过那样的生活,别说是下地,就是家务活都没怎么做过,哪里能过得惯?唉,我可得让你姑父好好打听打听,现在的大队书记大队长都是谁,可不能
你
活,那些工分赚少点就赚少点,多带点钱和票,去买粮食吃,让塬子去给你买。”
程柠想笑,可眼睛酸涩,声音都带了些瓮声。
她捏着韩塞给她的钱和各种票子,道:“嗯,我能
少点就一定
少点。”
她说着这样的话,但准备功夫却没少做。
特地做了许多的笔记,又让韩祁山和程素雅帮忙找了许多书籍,山区农作物种植,菌菇培育,编织技艺,杂七杂八的能想到的能搜集到的都搜集了,还特地拜访了一些老师傅……只可惜这会儿能找到的书籍真的有限,跟后世韩东塬的书房丰富程度完全不能比。
韩给程柠塞了私房钱和各种票,韩祁山和程素雅更是给了不少。
大哥韩东志不待见程柠,但也让大嫂送来了一些粮票和三十块钱,让程柠意外的是,竟然连韩一梅都拿了三十块钱给她。
要知道韩一梅在造船厂上班,一个月工资也不过就三十五块钱。
但她是个时髦的姑娘,扣掉给家里的,自己的
常花销,一个月能存下个五六块钱就算不错了。
除了给了程柠钱,她还应着程柠的要求,给了她好几本造船厂内部小图书馆才能找到的书。
韩一梅把书和钱给程柠,看着她的目光却仍是不耐烦的,道:“到了乡下,就放机灵点,别给东塬添麻烦。”
说着目光在程柠的脸上定了定。
心里烦躁,心道,长成这个样子,下乡,怎么可能不惹麻烦?
韩一梅长得也好看,但是那种一看就不好惹的那种好看。
韩家的长相都有些不像善茬……
所以韩一梅顶看不上程柠这种娇得雪似的模样。
她还是觉得,程柠坚持下乡这主意真是糟透了。
她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