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关灯
护眼
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住在哪里,就算知道,此时的许谦玉应该也只是个秀才,没有官职。若掺和进来,可能不仅帮不上忙,还会被他们连累。

至于小说中美心善的主在哪里,姓甚名谁,她有些记不清了。毕竟这本书虽说有些感线,但也不是本正儿八经的言小说,主的存在更像一个标签化的物,没什么特色,所以她没能记住,最多以后遇见的时候能想起来。

姜月感受到了古代穷苦百姓的弱小、可怜又无助。

难道真要给刘均半年的租金?

若是如此,还不如穿书第一天就被赶到大街上呢!

姜月万念俱灰,昏昏沉沉地进了梦乡。

姜月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在梦中,也不知是因为她睡前一直在回忆着剧还是怎么的,脑海中如同放电影般过着书中的剧,一字一句历历在目。

清晨,她一睁眼,便复述了一遍那个让她在梦中记了不下十遍生怕醒来忘记的贵的名字,

“国公夫闻氏。”

国公夫闻氏名为蔡元英,是书中一位乐善好施、心地善良的夫,且信佛。她曾在早年丢了一个孩子,后来苦寻无果,又无法生育,只好从后辈中过继了一个儿子。

只是她心中对亲生的孩子仍然心存牵挂。

书中曾提到她每个月的初一都回去崇福寺上香,求菩萨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安;每个月的二十号都会去城南的慈善堂行善,给穷苦百姓施粥送衣,为的是其中若是有自己的孩子,便不会挨饿受冻。

面对平民百姓的求助,她偶尔也会出面主持公道。

是七月十七,距离二十号还有两三天的时间。

她突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用早饭时,姜月想着此事尚且没有个定论,而且贸贸然告诉大家这个信息也会有些怪,索按下不表。

她只是问裴秋生道:“秋生今可以陪我去山上吗?我想找点黄杨木,回来雕刻。”

她想先去山上找找看,找不到再去集市买。

当然,有可能会买不起。毕竟黄杨木要生长三十余年才能用做雕刻的材料,因而十分珍贵,她手上买完刻刀和砂纸还剩的半两银子,都不一定能买到它的边角料。

裴秋生想到她上次在手工坊露的手艺,只当她是要做木雕赚取更多的银子,点了点,“没问题。”

姜月将昨晚编好的棕榈凤凰给姜氏,嘱托她卖给忘忧手工坊,说明了价钱,便与裴秋生带着伐木工具,出发去山上了。

裴秋生路上边走边向姜月询问黄杨木长什么样,顺便还向系统打听了一下黄杨木喜好生长的环境。

得知黄杨木多生长于高山峻岭或悬崖陡壁,亦或是山地和多石之处,他便对这些地方多加留意。

但黄杨木并不多见,一路上,没找到黄杨木的姜月死气沉沉、一言不发,裴秋生觉得跟在身后的如同一副没有表的行尸走

在山上走走停停、寻寻觅觅了大半个上午,终于在岩壁处找到了一棵黄杨木。而且,这棵黄杨树年限不短,粗细正适合雕刻。

姜月一见到它,便欢呼雀跃、眼笑眉飞,喜不自禁地道:“太好了,找到了!”

第3章 礼物

裴秋生被她的笑意感染,原本沉重的心松快了许多。

他连砍带锯,将一整棵黄杨木带了回去,再返回书坊抄书。

姜月一到家,便在院子里的凉处架起了火堆。新鲜的黄杨木还不能直接雕刻,得用火细细烤木料内部的水分。

黄杨木材质坚硬细密,是用来做木雕的上等材料。但只有经过烘程序,雕刻出来的作品才能得以长期保存及收藏。

她大致比划了一下,这颗黄杨木可以做好几个木雕。她准备雕一个佛像送给国公夫,剩下的就雕些可的小玩意拿去无忧手工坊卖。

普通的木,经过她的手雕出来,估计能卖一钱。

而她用这样上好的黄杨木做的木雕,一个至少能卖两三钱,甚至更贵,至少抵得上家里一整天的收总和。

她一边烤着,一边盘算着,越算心里便越美滋滋,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

姜远发今没出门,在家看铺子。他还在愁着刘均的事,听着院子里欢快的动静,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阿月,你没发烧吧?”明明昨天还愁眉苦脸的,眼看着就要被刘均带走了,今怎的这么开心。

姜月道:“阿爹,我没事,我想着用这棵树来做木雕,估计能挣不少钱,我是在高兴这个。”

姜远发将信将疑,“是么?”他可不记得阿月会什么木雕。

算了,不管是不是真的,只要儿高兴就行。

姜月将木烤好以后,便将它锯出合适的长短,用家里现有的刀具简单处理了一下,再拿进屋子里刻。

不知过了多久,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