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给你们荣华富贵,是让你们给朕解决事,不是让你们尸位素餐的!”
“没有银子就怪国库,就给朕喊穷,如此你们和府宅之中的管家有何区别?为何不想办法帮朕丰盈国库?区区五十万两都拿不出来,朕要你们有何用?”
文德帝把户部的官员给劈盖脸骂了一顿。
这话很不中听,但确实不是蛮不讲理,户部只知道节流抱怨国库空虚,从不知想办法开源,每次要钱都百般喊穷,上位者能不生气才怪。
但……道理是这个道理,开源却也不是那么好开的。
至少目前户部中,还没有出现能够想出开源办法的才,一个个跪在地上不停地摸汗,任由皇帝大骂就是不敢出声。
其余大臣则是老在在站在旁边高高挂起,反正事不关己。
就这样骂了一会儿。
文德帝绪才平复下来些,暂时没有像往常那般用撤职来威胁户部的
咬牙办差,而是环视整个朝堂道,
“各位卿对此可有何良策?”
众大臣:……
良策是不可能有良策的,唯一的良策就是自掏腰包填国库。
但他们又不是户部的官员,凭啥帮户部解决麻烦?
文德帝看到众臣反应有些气闷,可也早猜况,这些个朝臣不是走中庸之道,就是不见好处不上前的主儿。一个个不能帮他解决麻烦,还怪他经常换官员冷血无
,真是一群混账。
好在他今也没指望这些
。
文德帝环视众臣后,继续装作略带怒意的开,
“不过是给边疆士兵五十万两的消暑之银,这偌大的朝堂,难道就没有一个能够帮朕分担解忧吗?”
“杨阁老,杜阁老,许太傅……你们也都没有办法吗?!”
朝中几个举足轻重的大臣一一被点名。
但这些也不接差事,纷纷跪下道,“陛下恕罪,臣等无能……”
五十万两而已,大家肯定是有办法解决的,可前提是文德帝得拿点好处,有利可图才行。
而少部分想帮皇帝分担解忧的清正忠臣,一时间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偌大的大殿就这样再次陷安静沉默。
直到。
站在大殿后面的低品级官员之中,突然有站了出来,朗声道,
“陛下,臣有筹银之法,臣愿帮陛下分担解忧。”
众朝臣闻言,赶紧循声看过去,想看看到底是哪个冤大,竟然愿意掏自己腰包帮朝廷填国库。
户部的官员更是激动地伸脖子去看,暗道今走了什么好运,竟然有
主动帮他们背锅。
而翰林院的官员们,则呆滞地望着刚从他们队伍中走出去的俞州,下都快跌
了。
第95章 初露锋芒
翰林院的官员们,简直都要被俞州的突然站出来给吓死了。
谁能想到自从进了翰林院就一副养老混子,毫无奋斗之心的俞州,不搞事
则已,搞起事
来就如此凶猛。
陛下要的这五十万两银子,真的就能把整个朝堂上的臣子都给难住吗?不,这不仅仅是银子数目的问题,还有官场权利的博弈啊。
翰林院的官员们和俞州平关系都还不错,此刻不免在心中狠狠替他捏了一把汗,有点担心。
而杨阁老、杜阁老等重臣,看着傻不愣登的俞州冒,心思也百转千回起来,暗暗猜测俞州到底是哪方势力的
。
毕竟,他们可不相信一个能够考上状元的,真是个看不懂形势的蠢货,此刻必定是受
指使才会处出
。
正好廖尚书如今停职在家,户部正是混空缺安
手的好时机……
众朝臣心思各异。
而坐在龙椅上的文德帝心中满意极了,他就知道俞州会站出来。
俞州是个很有能力的,想提携这种有能力的
,根本不需要他多费什么力气和叮嘱,只需要给对方一个机会,对方自然就会把握住。
文德帝当即点询问,“哦,这位
卿有何筹银之法?”
“拍卖众筹。”
俞州当即就把自己的想法大概讲述了一遍。
拍卖众筹的概念,其实在古代也并不是没有,比如说青楼红牌的初夜竞价活动,再比如说谁家哪个不肖子孙在外面欠债,长辈就压着全家一起筹钱填窟窿等等。
这些都是拍卖和众筹的表现,只是古代思想受规矩束缚,大多数想法都比较刻板,因此这些想法就没能好好利用罢了。
如今俞州却是正好利用远超时代的见识,在朝堂之上搅风搅雨,迅速积攒实力,帮自己岳父和大舅子对付朝中的老狐狸们。
俞州一派正气禀然的道,
“陛下,如今户部官员尸位素餐,导致国库空虚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让边疆士兵受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