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小时候到是一心想着考京大,然后毕业了就去紫禁城上班,不光能天天都看到里面收藏的古董,也许还有机会对它们进行修复。但现在...贺之亦摇了摇,林大也有考古系,报林大是因为他们在省城有房子,就算不住那边的二进院也可以住在云彩这边的房子里。
如果真要上大学,贺之亦会劝云团团办个停职手续,然后带着孩子和云老太一块搬到省城这边。
生产对于来说,特别的伤元气,不好好调养个两三年,肯定补不回来,这一点从云敏身上就能看出来。想到云团团还没养好身子就去杀猪,这让贺之亦有种云团团在透支生命力的即视感。所以让云团团留职停薪的在家养两年,是贺之亦一早就打算好的。
搬到省城来,他上学也能照顾她们母。放假了他们就一块回县城。等他大学毕业了...贺之亦其实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就是一脸的迷茫。
别考大学是为了回城,为了有正式工作。可他们都将家安在县城了,城里不城里的肯定没有东瓦胡同更舒服自在了。而且上班...贺之亦摇
,他就没想过按部就班的去工作。
说来就有些搞笑了。
这俩子竟没一个是喜欢按部就班上班的。
一个社恐,不喜与打
道。一个是社牛,最不喜欢的就是束缚。
考完试回了家,贺之亦便将书本什么的都收了起来。到是云彩将之前复习用的书本都整整齐齐的放在了她那边的书柜里,用一种要是今年没考上明天再考的心,一边继续自学医学知识,一边又时不时的做几道数学题。
两从省城回来了,云彩依旧去上班,贺之亦依旧一边给坐双月子的云团团炖各色补汤,一边侍候他那只会咿咿呀呀的亲闺
。
云团团虽然已经搬回她和贺之亦这边的屋子了,但每天仍旧会与贺之亦带着孩子穿过风雨连廊到云老太这边打发时间。
没会问家里的两个考生考得怎么样,聊天的时候说的也是吃什么,喝什么,这个年要怎么过。
云舒小朋友很好带,她不怎么哭闹,但却总喜欢咿咿呀呀的叫几声。哪怕还不认,只要听到声音或是有
抱起来,她都半点不认生的跟
用婴儿语聊一会儿。
云老太回忆说云舒这子特别像云团团小时候,说她肯定也会跟她妈妈一样是个能说会道的。
“东街老赵家那孩子也不知道咋养的,见就躲,跟他说话也不知道吱个声,咱家的孩子可不能养成那熊样。”
“是最有资格说这话的
了。您亲自教养长大的三个孙
,那就是您老的名片。他们的老太太能跟
比吗?咱家有
在呢,再不怵这个了。”云团团将在炕梢睡得四仰大趴的梨花猫抱在怀里玩,一边跟云老太闲话家常,“我上个月就给云海寄了信,也不知道他收没收到,今年回不回家过年?”
回是回,就是不在家里过年。
十一月份就收到云团团的家信了,听说自己添了个小外甥,别提多高兴了。为此特意跟战友们串了探亲假,这会儿已经坐上火车往回走了。
年在7年2月里,云海是7年月的探亲假,不等小年就得回部队。
不过即便是这样,大家伙也是高兴的。毕竟云海这一走可正经好几年没回来了。
听说云海军大毕业后就进了特种部队,云敏他们都挺为云海高兴的。云海还说,他申请了好几次才拿到选拨资格,最后以不上不小的成绩拿到选名额。
他还说那边的训练强度是其他部队的几倍。
平时不光要体能训练,还要进行各种专项训练。吃着云敏夹过来的牛时还笑着跟云敏说他也会发电报了。
云海在县城住了三四天,然后便骑着自行车回云家堡了。
可能是苗翠玲已经搬出老宅了,可能是真的想爸妈了,云海在老宅住了好几天,这才又骑着自行车来县城。
吃在部队,穿在部队,部队还按月给津贴。虽然不经常回家,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候的军都是极好的结婚对象。云海回来后,佟有鱼先是当眼珠子似的疼了几
,随后便开始给云海安排相亲的对象。
云海见了两个,也不知道是没开窍呢还是缘份没到,就说什么都不再看了。佟有鱼见状又想到到现在还单着的云彩,又拿云彩做例子劝云海别也耽误了。云海听着烦,又见苗翠玲时常过来,心里不耐烦在家呆着就又跑到了县城这边来了。
路上遇到挺着大肚子的马丽,还有些不好意思的上前打了回招呼。
马丽到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笑着与云海寒喧了一会儿,又让儿子喊云海三叔。马丽来镇上买布和棉花的,偏巧就碰见骑着自行车从供销社门路过的云海。
若不是那一身军装着实显眼,马丽都未必认得出云海来。
不光长成大小伙子了,连气质都变了。当初为了送云海去当兵,云团团带着云海各种折腾,那些事仿佛还在昨天。
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