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于本与根髓无碍的混元法修士而言,他们是可以做到在任何时候,只要想,便可以依循着这义理,去兼修《血华经》,去寻得本命之妖、灵、蛊等之物,以此之蕴养,来返炼道法根基。
若是修持得当,不说拓宽前路,至少,同一境界之中,混元法修士的道法之底蕴,要因之而翻倍!
要知道,太玄总真之界的混元法修士,也诚然是古法修士之中流砥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战力的增减,也影响着古法修士盛衰之势的方方面面。
而且,一部《血华经》所带来的道法底蕴的蜕变,并非仅只是一时,其妙处与益处更要绵延许久光岁月,只要混元法尚还在,这效益本身便恒常存在。
长远些去看,此等大功,几乎不亚于宝仙九室之界的回返。
毕竟,不论是何等伟业,归根究底,都是在为新旧两道修士的抗衡所累积底蕴而已。
这是殊途同归的功业。
而在这一刻,几乎所有的修士,也尽都想到了这些。
于是,哪怕是如邢道,如百花楼祖师这样的存在,看向楚维阳的目光里,除却慈祥,也难免添了些敬重之意。
敬重楚维阳的所作所为,敬重楚维阳的道法才,更敬重楚维阳的宗师气度。
不是谁创出了无上经篇之后,都愿意像楚维阳这样公之于众的。
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几乎从九天十地鼎盛的时代走来的老怪物们而言,门户之别的概念,几乎已经了他们的根髓之中,再难割裂。
而这也衬托着楚维阳的此举愈发难能可贵起来。
而与此同时,百花楼祖师更是主动的依循着那天机灵犀显照而来的气息,主动洒落下银灰霞,在这须弥甬道之中,再开一道须弥漩涡。
霎时间,那原本尚还若有若无的气运菁华,在这一刻,若汪洋也似朝着楚维阳这里灌涌而至。
而伴随着那镇运宝器接连不休的震动,这一刻,楚维阳无端的,更是能够体悟到己身那繁盛的思感与念之中,属于灵感的无声息之“欢鸣”。
几乎电光石火之间,这种灵感常驻的状态,便彻底以一种焕然一新的方式,重新显照在了楚维阳的元之中。
刚刚踏出宝仙九室之界后,那种灵感愈渐得衰颓的倾向在这一刻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