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挪了一下身子,忽然发觉有
看她,一抬眼便迎了上了符远的目光。
符远正笑意盈盈的望着她。
怎么办?越看越像二师兄……崔凝强忍着扑过去的冲动。
“姑母,这次出来游学之前老师给我们三个都取了字。”凌策道。
凌氏道,“是嘛,这可是喜事,快与姑母说说。”
他们三
师出同门,老师乃是大唐有名的大儒,名叫徐
达,出身山东士族,曾经是两代半的帝师,十五年前致仕在长安定居。虽然他作为帝师教的那两个皇帝一个赛一个的萌,但他也曾教授过当今圣上,只是没有名分罢了,当今对他老
家十分敬重。有了个身份,徐
达简直是天下莘莘学子最向往的老师。
天下才俊都争相拜名师,而这些大儒们也以收到出色的学生为豪,因此哪年都少不了一番争抢,徐
达七十高龄,可是下手又快又准,两年功夫便先后把凌策、符远、魏潜三
划到自己跟前,并宣称这三
是关门弟子,此后再不教授学生。
是
长着眼睛都看出这三
的不凡,徐
达为自己一生画上了一个辉煌有力的结尾。他为
师的生涯也如一篇锦绣文章,凤
、猪肚、豹尾。
“我的字是长信。”凌策的名字是一个“策”字,策,谋也,凌策
如其名,心中自有丘壑,因此徐
达不强调让他出谋划锦策,而是期盼他谋中有信,不要走歪路,一生有信,做个坦
的君子。
凌氏道,“果真是好字。”
“符兄字长庚,魏兄字长渊。”凌策道。
鱼龙潜长渊,可见徐
达对魏潜期望最高,凌氏学问不错,可想不明白符远的字有何
意,“为何偏偏符外侄取了长庚二字?”
第六章 书
凌策迟疑了一下,看向符远,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符远倒是不在意,笑答道,“老师的好友智一大师曾言我是短命之相,老师便赠长庚二字,盼我长命百岁。”
“大师可说了
解之法?”凌氏关心道。
符远道,“大师说修身养
便可
此相。”
凌氏点
,“这便好。”
崔凝心下黯然,与二师兄这般相似,可不就是短命吗?
常言道,美
多有相似之处。其实符远的五官与道明二师兄长得并不是很像,只是那种温文中隐含不羁的感觉很像。道明表面看上去是君子温如玉,可是崔凝最了解他,他骨子里一点都不温和。
想到他临终前做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崔凝眼睛便是一酸。
符远注意到她
绪的变化,心里有些怪,他当然不会以为
家是心疼他短命,只觉得小姑娘也太
哭了点。
又说了一会儿话,凌氏便安排他们休息去了。
凌氏自然也看出崔凝今天
绪不大对
,却也没有急于数落,只令崔净好好陪着她,自己拉着凌茉回屋说话。
姐弟三
往后院去,崔净还没有说什么,崔况便老气横秋的道,“二姐,你今
失态了。”
“师太?”崔凝琢磨就算自己长大也只能是道姑。
“妹妹!”崔净有些恼她,“八岁也不算小了,怎能……”
“大姐。”崔况打断她,很是公允的道,“你也不如往
稳重。难道是因为他们三个生的好?”
“瞎说什么!”崔净对弟弟妹妹束手无策,一个傻,一个却
的跟鬼似的。
“唔。”崔况沉吟了一下,“大姐确实到了思春的年纪……罢了。我去找表哥他们。”
崔净脸色唰的涨红,“你去
什么!不许去!”
崔况歪着脑袋,包子脸上慎重又狐疑,“父亲不在家,我作为家里唯一的男
去招待表哥和他朋友不应该吗?”
崔净气结,很多六七岁的孩子连话都说不全乎,偏自己摊上这么个从娘胎里开始做学问的弟弟!
崔凝听了这半晌,算是明白了大概,于是劝慰道,“我听一个老婆婆说男娃娃七岁是
嫌狗憎的年纪,大姐别跟他生气了。”
“你说错了。”崔况郑重道,“我还有四个月才满七岁。”
崔净心赞妹子总算说句靠谱的话了,便就敛了羞恼,赶走崔况,“去去去,快走!”
待崔况负着小
手迈着小方步离开,崔净才真正松了
气。
姐妹两个一并往院子里去,小径上没有一个
,侍婢也都只远远跟着。
崔净见私下无
,忍不住小声问崔凝,“你说他们三个,哪个长得最好?”
“符远。”崔凝觉得这世上没有
比得上自家二师兄。
“什么眼呀!”崔净道。
崔凝问道,“那你觉得谁长得好看?”
崔净张嘴就想说凌策,但转念一想那将来是自己的妹夫,怕是不好多嘴评价,于是想了想道,“还是魏郎君生的最好。”
她说的倒是公道话,魏潜是三个
里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