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这样,最恨的不是从来没得到过,得到了又是去才最叫
意难平。
皇帝先前多次在朝野上流露出要封贵妃为后,二皇子为太子的意思,几乎已经要下旨了,偏偏这时候朱炯回来了。
朱炯原配嫡长,先皇后又素有贤名,皇位的归属立刻变得不确定起来。
贵妃既然专门提到了派给朱炯的宫,肯定是对此有什么盘算。
先排除成贵妃仁慈贤惠想要向朱炯奉献母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
,再排除想要在新
宫的小宫
中寻找对他下手的刺客这种既惹眼又高风险的选择。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她心里实在憋屈得慌不想让朱炯舒服过子,打算给他添点堵。
婢没有伺候好这种事可大可小,将来就算朱炯闹上台面,随便一句管教不严识
不清也就应付过去了,若还要追究,大不了把这个宫
扔出去处置就是,对她而言也没有任何损失。
谢峦枝自以为已经把贵妃的心思琢磨出了八九分——只要朱炯过得不好就行了。
等到三个月的受训结束以后,孩子们将被分配到各处缺
的地方,得到一个正式的差事,而分配的依据就是
孩子们在这段时间所表现出来的资质。
谢峦枝思考后给自己定下了初步方针——不能明坏,只能暗傻,面上忠厚老实又能,做起事来很认真但很无用。
最好让觉得这样的
婢放在身边除了添堵简直一无是处。
而且还要对贵妃有向往畏惧之心,贪慕虚荣,软弱好拿捏。
扮演起来有些困难,但谢峦枝信,天下的事
都怕有心算无心,只要她的方向没错,努力表现一下,成功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差一点,只差一点点谢峦枝就要往这条道上走了。
然而万幸,在她的计划刚刚开始实行还没来得及表现的时候,她看到了青娘,然后,又听说她姓冼。
冼这个姓氏谢峦枝想起了记忆角落的一件事。
上一世,她几个宫在闲谈时提到过,朱炯还在守孝的时候明泽堂里有一个姓冼的宫
,后来做了错事被赐死了,宫
们都在感叹她晕了
走错了路,本来唾手可得的青云梯竟被她白白错过了。
“同样明泽堂出来,陪陛下共患难过的,看看八宝公公,如今是什么物?她要是有远见些,现在也是一号
物了!”他们是这样议论的。
冼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谢峦枝也是因为这个姓氏很特别才能记得。
也就是说,这位冼青娘有极大可能就是上辈子那个被分到明泽堂的宫。
暗自观察一番后,谢峦枝沉默了。
这位青娘,不仅肌肤白皙,容貌清秀端庄,而且很难得的还念过两年书,待接物言谈举止都是上佳,在这一众
孩子中十分拔尖,最重要的,是她眼底的上进心和表现欲。
谢峦枝心道,原来是自己想简单了。
仅仅送一个不趁手的婢过去并不是成贵妃想要的,她想要的,是一个资质出众又有欲望的姑娘,却被困锁在一个如冷宫的前途无望的角落,眼睁睁看着不如她的姐妹们一个个胜过她。
如此才会不甘,不甘催生怨愤,有了怨愤……很多事就有机会了。
而且旁看见只会说贵妃娘娘慈
有加,将最好的
婢送去伺候朱炯,真是满腔慈母之
。
好一招软刀子杀不见血啊,谢峦枝暗道,自己现在抓紧上进大概应该也许……还来得及吧?
第4章 捧杀
孩子们惊异地发现,那个之前一直和透明
一般的谢峦枝好似突然变了一个
一般,就像蒙尘的明珠,现在被轻轻吹去灰尘,一下子变得光彩夺目了。
她一改往朴素,开始认真打扮起来。
原本便标致的脸蛋因唇上轻抹的脂而增色不少,乌黑浓密的秀发仔细梳理成活泼大方的双螺髻,点缀简单的
色丝带便叫
眼前一亮。
她也不再沉默,有机会就会姿态熟络地主动与孩子们攀谈。
她多一世的经历,上辈子又见多识广,讨好几个小姑娘简直手到擒来,没出两天就与一众孩子混熟了。
在各种授课上,她的表现也堪称一鸣惊。
谢峦枝是跟着祖父长大的,谢家祖父亲自给小孙开蒙,将她当做男儿一般教导,她天资聪颖,谢家祖父还活着的时候就常常扼腕叹息,自家的孙
若是一个男孩子就好了,这样谢家门庭就承继有望了。
这也是为什么上辈子她有胆量扮男装顶替谢慕贤,真论学识才
,十个谢慕贤凑一起也打不过她。
给宫上课并不是为了把她们养成才
,只是为了让她们简单认几个字,识得礼仪宫规,懂进退有度,好方便主子们使唤,所以内容都很粗浅,对谢峦枝而言完全不在话下。
别还在磕磕绊绊认字扫盲的时候,她已经把一整本的宫规和
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