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的屋宇富丽堂皇,飞阁流丹,廊柱洒金,檐角层层叠翠,气势恢宏。
远远就能看到园子高大气派的乌门,旁边立着块巨型山石,上书四个大字,碧水松涛。
松涛别院!
那岂不就是天香楼的案子里,小世子叶九思上元节用来招待众饮宴的地方?
顾念有些吃惊,没想到年带他们来的居然是这里。
难道今天不但能见到墨青,还能见到叶九思?
作者有话说:
顾念:休假加班,我是真的会谢~
备注:关于顾念偶尔会冒出英文的问题,跟大家流一下我的设定初衷和看法。
首先是关于顾念这个行为本身的。每个的行为模式都受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影响,顾念同样有自己的局限。他顺风顺水被捧着长大的,他的本
是热
且有些张扬有些任
的(他对年
的‘怂’来自于曾经直面死亡现场后产生的心里
影)。他聪明,却未必有多谨慎,或者说他对‘谨慎’的认知和大众有所偏差。
姑且不讨论一个普通现代的生活中是否经常说英语的问题,但至少顾念的原生家庭和生活环境并不‘普通’,他爸爸是华国
,他妈妈是西班牙华裔,两
之间是英语沟通,顾念跟爸爸和爷爷
说汉语,跟妈妈、外公外婆是西班牙语和英语混杂,他的
常生活就是三语环境,出国探亲加上旅游,一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生活在国外。
所以在他的认知里,只是偶尔冒出个nce之类的单词、禅已经是极为‘汉语化’的环境了。这是他过往生活留在行为里的习惯印迹,一时改不掉。有问就解释,只是因为他话多而已(^0^)。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他并没有体会到‘不融’的问题。
说外语词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异类’吗?在设定里并不是。
本文的历史环境是架空的,但参考的背景时代是唐朝。唐朝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在文化上极其开放大气,兼容并包,万国来朝。
胡饼、胡服、胡旋舞……胡文化在大唐的流行元素里占据了半边江山,胡
在金吾卫里随处可见,外来宗教纷纷在长安城内安营扎寨,西市等地方充斥着大量胡商胡
酒肆,达官贵
喜欢带着昆仑
和新罗婢显示排场,外国
甚至可以官至宰相和节度使。
这样的环境下,作为在政治文化中心生活的长安百姓,生活里本来就充斥着各种外语词汇,时不时还会接触到新的,这种文化流于他们来说是极其常见的状况。比如来自梵语的【玻璃】、【茉莉】、来自阿拉伯语的【八哥】,【祖母绿】,来自泥婆罗国的【波薐菜】(现在的菠菜),等等都来自音译,之前写到的浑羊殁忽,也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还有上章迷你小番外提到的饆饠,就是波斯文pw音译的食物名,这个音译的名字丝毫不影响它在唐朝
的餐桌上盛极一时。
但是,考虑到阅读时沉浸在文字里的顺畅感,后续我也会注意,尽量用汉字去转换。总之,我这个故事,也希望大家能阅读愉快~
第27章
门站着两排穿皮甲的卫士,还有八个专门迎客牵马的华衣小厮,一派豪奢的王族风范。
庄门在望,几都勒住缰绳缓步而行。
眼见松涛别院一副开门迎客的架势,顾念转看向杜泠,明亮的眸子里落下暖阳灿烂的光影,“今天是叶家设宴?”
某微微带点婴儿肥的脸颊光白可
,软乎乎的模样就像早晨吃得那碗馎饦的面团,杜泠的手指蠢蠢欲动,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再掐一把的心思,“嗯,今
是小世子生辰。”
“生辰?”顾念桃花眼瞪得溜圆,有些窘迫地看着杜泠,怎么不早说?自己连份贺礼都没带,太不礼貌了吧。
看出他的不安,杜泠安抚的用马鞭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担心,礼物麾下准备好了,咱们几个今天就是他蹀躞带上的三个挂件。”
顾念摸了摸鼻子,也是,就凭叶九思和年的
,别说带三个下属,就算带十三个过来吃饭,叶九思估计都不会皱下眉
。
“小世子的生辰,定然尽是山珍海味,珍馐玉盘,吹花嚼蕊,百戏如云,你我今不妨敞开心怀,偷得浮生半
,尽
享受这长安城举世无双的春
盛宴。”杜泠远目别院的璃瓦重檐,露出往之色。
我信了你的鬼,刚才不是还信誓旦旦的说是来加班查案的?顾念斜睨了杜泠一眼,“你知道这世上肯定不会发胖的食物是什么吗?”
“不会发胖的食物?”
“老板给你画的饼。”顾念一字一顿的道,“专骗冤种。”
“敢说麾下画饼充饥?”杜泠笑着用马鞭戳了戳顾念的胳膊。
我没说他,是你说的。顾念慌张地看了不远处的年一眼,见对方仿佛没听见似的,才放下心来。
“确定墨青会来?”顾念的心思又转回到墨青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