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的位置,最后剩下的,才是他的饮子铺和城主府。
这天晚饭时分,吴鸣昨晚不知道又摸去哪里偷听八卦了,依旧在呼呼大睡。年和杜泠萧云铠他们还在城墙上巡防没有回来,秦染也还在医馆那边忙,叶九思和夏初都在墨青那边,顾念看着空
的餐堂,决定等等年
他们,便去了书房。
“还有什么能赚钱的法子呢?”顾念托着下,忧郁地打开了平州城新图。
“怎么了?”
年回来没看到顾念,找到书房,才发现他在对着地图发呆。
“想再多找点赚钱的法子。”
“你不是常说,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吗?先吃饭,回再说。”年
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发顶。
两回到餐堂,众
都已经到了。
他们刚进去,就听到吴鸣在抱怨豆腐太淡的问题。
“我去拿盐。”井生立刻朝厨房的方向跑了出去。
等等,盐?顾念的眼睛霎时一亮。
第5章
“我想到了。”顾念一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模样,开心地撞了撞年的胳膊肘,然后兴奋地冲进餐堂。
“谢谢,我太你了!” 顾念张开双臂热烈的给了吴鸣一个大大的拥抱,又转身风风火火地跑出了餐堂,留下满
雾水的吴鸣。
什么况?餐堂内的其它
也面面相觑,彼此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最后齐刷刷地看向年
,顾子思的事
,问年
准没错。
“你们先吃,我过去看看。”年淡定地朝众
代了一句,转身快步跟了过去。
等年追到书房,只见顾念左腿屈撑在凳子上,左肘支住案
,右手抓着炭笔,正半个身子趴在桌案上,埋
奋笔疾‘画’。
“这是什么?”年凑过去看了眼,发现都是些方块形的格子。
“盐田。”
“盐田?”年怔了怔,“你要用海水煮盐?”
“对。”顾念痛快地点了点,渝关靠海,守着这么大的一个天然免费宝库,不用的话岂不是太
费了?
“渤海这边的海水不宜煮盐。”年踌躇地开
。
顾念顿下手上的炭笔,疑惑地看向年,什么意思?
“具体怎么回事我不太清楚,但是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听说过,镇北侯从镇东侯那边‘偷’盐户回去制盐,结果不但失败了,后来还被镇东侯当众奚落和嘲笑,一时沦为笑柄。”年
见顾念似乎不知道这些事
,便给他解释了下。
六方军侯之中,镇东军是最富庶不愁钱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可以‘煮海为盐’。
虽然薪柴需要不少成本,但因为海水本身没有成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获利依然极为可观。
煮盐带给镇东侯的好处还远远不止于此。
大梁最早的盐政基本可以概括为“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到后来为了刺激盐商的积极,又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
首先,其中无法避免的就是第一个步骤‘民制’。
所谓的‘民制’就是指盐户负责制盐。
大梁的盐以井盐、池盐和海盐为主,盐户自然也就随之分布在蜀州、陇右以及河东各区。
其中井盐产量最少,池盐居中,海盐产量最盛。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产海盐的海岸线都在镇东侯手里,所以,那些煮海为盐的盐户自然也全都在镇东侯手上。
所谓的官收商销就是指朝廷从盐户手里购买制好的盐,然后再把成本以及盐税加到其中,卖给盐商,由盐商再运到各地进行贩售,说白了就是硬加一个收税的步骤。
镇东侯握有几乎所有的沿海盐户和部分池盐盐户,辖下盐产量巨大,可以供给大半个大梁,可以说镇东侯垄断了盐业,牢牢捏住了大梁的供盐命脉,甚至直接可以拍板制定盐户卖给朝廷的盐价。
另一方面来说,其中海盐味道也是三种盐当中相对来说最鲜美的,不像池盐苦味那么重,镇东侯辖下的海盐也就变成了有皆碑最为畅销的盐,运回到各地甚至还有加价贩售的现象。
海盐的销量大,税赋相应的也是极为可观的,可以说撑起了小半个户部的收。
在这种况之下,镇东侯自然是腰杆极粗的,整个朝堂之上,就连六方军侯,也几乎没有
敢轻易招惹他。
毕竟军粮之中,盐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兵卒离不开盐,战马也离不开。而上品和下品之间的差距,堪比鸿沟。
这还是在正常的况,若是遇到什么洪灾之年,产盐量减少,镇东侯手上的盐就更为紧俏了,与他
好的镇西军还镇南军还好,镇北军和安平军那边,就算高价都未必能买得到货。
所以六方军侯之中,大家最不愿意与之起冲突的,就是镇东侯,否则分分钟被用盐卡住脖子。
制盐获利丰厚,又有话语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