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关灯
护眼
第264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谢来也给一些贫穷的读书提供了工作机会。让他们半工半读。不会因为贫穷而断了读书的路。

抄录整理这些农家书,就是这其中一项工作。

这些读书并不知道大弄这些做什么,只是在复一的抄录中,脑子里也不由得记下了许多关于农事的知识。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这无形中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只知道这活能让给他们买得起书,得起束脩。

这些关于种田的相关资料整理成册之后,谢来就给这本书取了个名字,叫做《东州农事学习手册》。

这手册还挺细致,以东州目前的主要农作物作为分类标准,然后写了如何选种,播种……等相关的知识。

这其中的知识都是找了农官去这些老农的家乡去打探过的,确保他们家平时种地确实比旁家要好。

又请了经验丰富信得过的农官来选择一些比较通用的法子。

最后这些手册请抄录了,以乡里为单位,每个乡里一本。让当地的里正负责给本村讲解。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地乡里祠堂门,经常有在讲一些农业相关的知识。

许多年轻汉子还真是对这些一知半解的,只知道学别种地。

听了讲解之后,醍醐灌顶。

“这种地原来这么讲究啊。”

“之前官府花银子,可就是为了做这个什么书册。都是给咱们农做的。”

“信得过吗?”

“当然信得过,谢大还能骗咱们?官府花银子从别那儿买的法子呢。”

里正讲完之后,舌燥,“大说了,要是大家信不过,我家先种一块试验田给大家看看的。就是以后你们要勤快点,种地的时候都来学学。”

有汉子道,“里正,要是你家田地种不好咋办?那不是亏了一季度的粮食吗?”

里正老儿笑道,“大可比你们心疼老汉,要是这一亩试验田亏了,补给咱。不过这种事儿不可能,农官经常要来看试验田的况呢。”

又有村民问,“如今县里竟然如此花心思。”

里正道,“你道他们是为何如此重视,那当然是知府大有奖赏了。若是真的增产了,那是要提拔县令大的。”

“知府大竟然对咱们农民的事儿这么上心啊,种地的事儿他也管。真是和咱爹娘一样了。”

大伙儿都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还真是父母官。

在忙碌的东州府,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从开年风风火火搞建设,到年中管理农事,很快天气就开始转凉了。

谢来如今倒是不担心别的事儿,就是担心水坝,还有修路的事儿。

他知道,此地得留个信得过的后要是自己真的走了,还有来接收这些工作。

之前就承诺过,要在三中间选择一个信得过的

如今已经到了合适的时机了。

谢来把自己的三个臭皮匠请来开会。让他们对这大半年的工作做个总结。

这阵势一看就是要做出什么重要决定了。三不是蠢,自然知道谢来的打算,都来劲儿了。

云长玉道,“如今东州府内的各山的山贼已经剿灭,罪大恶极者让百姓公审,迫不得已上山的,都让他们挖煤赎罪,如今连街混子都少见了。最主要的是,通过这几次的剿匪,东州府府兵已经有了战力,足以保证东州府上下安稳。”

谢来鼓掌,“很好。”然后和其他道,“继续。”

刘连青咳了咳,“于学业上面,府城和各县衙都加办了新的书院,对一定年龄限制的秀才功名以上的读书减免学费,支持科考。对适龄儿童进行测试,择其优者减免费用,让更多的孩子能念书。遵照大的吩咐,各乡里选了一二个年轻扫盲,后承担讲解官府文书的责任。”

谢来道,“教育上面一时半会也很难出成绩,这我是理解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教育确实也费银子。这个是个长远的事儿。”

刘连青也是感慨良多。真的当官做事了,发现一切都离不开银子。

想他以前最讨厌铜臭味,如今恨不得抱着铜板睡。

最后做工作汇报的是祝桥。

他可是个大忙。煤场要管,修码要管,修路要管,修水坝也要管。甚至之前农事也要管。

这没办法,谁让他是管理户籍的,和钱以及民生有关的一切,他都能上手。

他书读得没刘连青好,也不如云长玉见识广博,但是很能吃苦,做事也踏踏实实。确实了许多实事。

听到他的汇报,云长玉和刘连青从开始的淡定,到最后黑脸,到最后一脸认命。甚至还挺佩服的。因为祝桥真的沧桑了许多。年纪轻轻,发都白了几根。

祝桥开始挺骄傲的,然后说起其中艰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