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夺得更多的权利,我却觉得陛下的权利已经够大了。受到万民供奉,这还不够吗?”
这番话说得杏花目瞪
呆。所以来弟虽然支持
皇,但是其实也不是完全支持啊。
“杏花姐,陛下登基,不是陛下自己的本事,也不是靠着我们的扶持。而是靠着各方势力形成了一致的利益团体,才得到的最终妥协。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如今的局势正是最好的。若是为了陛下争夺权利,他们会想着,也许再换一个
上台更好。我现在并没有这个能力去阻止他们。”
“当初我们和陛下合作,本就是各取所需,她需要这至高的地位不再被
摆布,而我们需要她在位之后保持朝廷的如今的平衡局面。”
“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最好的时机,以后就不止是出一个
帝了。会给更多
站起来的机会。”
“我们为的从来不是某一个
的皇权。”谢来强调。
杏花这时候才想起谢来曾经和她说过的那些话。
要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要为百姓谋福祉。
……
第二
朝堂上面,百官终于看到谢来了。
北地的风雨似乎让这
更沉稳,也更锋利了一般。
百官们也不敢再轻视谢来了。他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允文允武,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民。连蛮
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呢。
反正没
敢轻视谢来了。
一上朝,谢来就禀报了自己在北地的作为,以及回来之前谢来寿在对蛮族战争中的再一次成功。不止成功,还在蛮
部落扶持了一个傀儡,
后可以阻挠蛮
部落统一。解决北地边防威胁。
听到谢来的这些话,百官只觉得这位真是知
知面不知心啊,够黑的。难怪在先帝和新皇手底下都能混得开。
皇帝早已知道这些消息,但依然高兴的大加赞赏。
蛮族是她无法磨灭的痛,也是她最不安的存在。她总是担心哪一天自己的
儿也要走上那条和亲之路。如今蛮
再也不是威胁了,再不需要和亲了。
然后看着司马丞相,“谢卿如此功绩,应该赏赐,丞相以为如何?上次就未曾给与封赏。有功之臣怎可不赏呢?”
之前封谢来寿那次就该给谢来升职了,只是当时谢来没回来,自然就暂时放下了。但是职位已经是都准备好了。
司马丞相站出来,禀报了礼部商议的结果,觉得谢来允文允武,乃是治国安邦的大才。加上又有功劳,所以让谢来担任户部尚书兼领学士职位。
这个职位已经是六部大员之一了。且掌管的还是六部之中最重要的户部。这可是朝廷的钱袋子。又可以管理天下民众户籍和田亩。
之前谢来就是在这个部门做侍郎的,如今直接升上来也是正常的。
至于前任户部尚书,则是被升为大学士了。虽然算得上是升职,但是因为并没有担任其他职位,所以算是荣养,为退休做准备了。
这都是商议好的结果,明面上,谢来作为平衡朝堂的铁三角之一,显然是不能随便给他弄下去的。而他如今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立下了许多功劳,自然也配得上这个位置。
私底下,司马丞相和云太傅自然也不会拉自己学生的后腿。让他坐上这最合适的位置,也是两
利益所在。
此事没有多耽误时间。
顺带的,谢来寿因为立下的功劳,那大将军职位上面的暂代两个字也去掉了,成功的转正了。
谢来也接了一个工作,就是负责此次的恩科。
第274章
大虞的恩科只针对于进士级别的考试。
因为只有到了这有层面,才有了为官的资格。皇帝自然也只重视这—阶层的
才。
大虞的读书
太多了,要不然也不会出这些寒门子弟。
但凡家中有些家产,如谢来这般家里是小地主阶层的,都能读的起书。
但是哪怕只开进士恩科,也能收获整个举
阶级的心,毕竟这些
都是可以参加考试的,最终没考上,只能说自己没那个能耐。但是多考一次试也给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考试经验,给他们节省了至少三年的时间。
至于下面的秀才之类的
心,那就不用担心了。他们的老师都是举
级别的,难道还能不为自己的老师们高兴?不对陛下感恩戴德?只能说,这封建王朝算是把读书
的命脉狠狠的拿捏住了。
恩科的事宜已经早已宣告天下,谢来只需要主持考试即可。
谢来就推辞了—下,“臣的兄长和姐夫都要参加考试,臣需要回避。”
司马丞相笑道,“谢尚书如此算来,那朝中就没有合适的
了。如今谁家子弟不参加恩科?太傅家的子弟也不少吧。”
云太傅白了他一眼。司马丞相虽然拉帮结派,但是因为孤家寡
—个,所以倒是没有所谓的‘亲
’需要避嫌。
所以这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