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关灯
护眼
第1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她看的是之后。

与其铁的抓瞎随处撞,还不如有个稳定的渠道。所以她没有任何犹豫的应了下来:“成,卖不完我自己带回去。”

陈掌柜打趣道:“你就这么相信我,不怕我贪了你的吃食?”

虞滢却笑着说:“陈大爷都能热心的多稍我一段路,又让我来陈掌柜这里打水,作为陈大爷之子,怎可能是黑心肠的?”

虞滢这话,听得一旁的陈大爷腰杆子挺了挺,这话对他似乎还挺受用的。

“且陈掌柜是有远见的,只是不会贪图我这么一点蝇小利的。”

陈掌柜看着这自信会说话的模样,倒是没有太过在意。

岭南这地方,流放的有各式各样的,在这地方见到再怪的,陈掌柜也不会觉得稀。

反正也不是平白帮忙的,卖不出去是她自己,若是能卖得出去还能从中抽成,何乐而不为?

第0章 好的开始

虞滢把凉和薄荷水都留在食肆,约定在中食点后过来,然后就离开去逛街市。

这玉县的街市与后世镇上的圩市差不多,除却一些店铺,也有很多摆卖,或者是沿街叫卖。

虞滢走了半圈,终于看到了当铺的幌子。

很小一个铺面,柜台很高,约莫到虞滢脖子的地方,而且有栅栏,柜台后有个伙计高坐着。

虞滢进当铺,把那片银叶子取出放到柜台上:“掌柜的,瞧一瞧这银叶子能换多少文钱,死当。”

当铺掌柜把银叶片拿起仔细查看,然后又放在掌心中大概估摸了一下重量,随后冷冷淡淡的说了个数字:“三十文钱。”

虞滢沉默了一下,从容不迫,条理清晰的道:“重量能换三十五文钱,且直接做成簪子,也不用费更多的工价,三十文钱连置换的钱都不足。”

当铺掌柜看了眼外边的,知道是不好糊弄的,便冷声道:“一片银叶子还能做什么首饰?直接融了就是,最多给你开三十五文钱,多的就没有了。”

古往今来,买进来再卖出去的物品都会被压价压得厉害,虽是如此,但还是有谈的余地的,所以虞滢并未被当铺掌柜的声势给吓退。

她依旧是平缓从容:“我家中还有一片,两片叶子肯定能做一支簪子,若是三十八文,三天后我也拿来这当,到时候掌柜的不仅仅只挣四文钱,还能多挣一些,并不亏本。”

以前虞滢不讲价,但以现在一文钱得掰成四份来花的况来看,多一文钱是一文钱。

掌柜看了眼她,又看向眼桌面上的银叶子,心底算着这一笔账。

三十八文,当做银子使还有四五文钱赚,两片就是十文钱左右,若是做成首饰,也能从中挣少许。

当铺掌柜思索一会后,说:“先给你三十七文,下次再当另一片就三十九文。”

总归又不是骗的,虞滢便应了。

当铺掌柜给她数了三十七文钱,用稻串起来。

虞滢没有钱袋子,只能用碎布包着,然后从当铺出去,转而去找药铺。

她带了许多的药过来,不是道路上常见的,几乎都是山里才有的。

虽是如此,一个中年大夫来瞧了眼后,竟挑了一些药出来说是杂,余下的半框药,只肯给三文钱。

与大夫商量着给多一点,却是没有半点余地。

一文钱也是银子,虞滢便也就卖了出去。

卖了银片和药后,虞滢也没敢随意买其他东西,而是径直去杂货铺问盐的价格。

盐是粗盐,要三十二文钱一斤,虞滢手不宽裕,只能买半斤。

买了盐后,也没在杂货铺买米。

方才她逛过街市,看到有摆了少量的米卖,只是成色不如杂货铺的,那谷壳去得没有杂货铺的净,但胜在比杂货铺的便宜。

对比后,虞滢找到原先的摊子,买了三竹筒三文钱一竹筒的糙米,没有东西盛,只能放到陶罐中。

她掂了掂,一斤多一些。

省吃俭用些,用糙米煮野菜粥,再放一点盐,这米大概也能吃三四天。

买了必备的所需,想到那罗氏和伏危尚好喝好长一段时间的药,咬牙多买了一个熬药用的罐子,又花去四文钱,最后便只剩下十八文钱。

腹中饥饿便也就花了一文钱买个馒果腹。

揣着剩下的十几个铜板,虞滢暗暗呼了一气,希望那些凉都能卖出去。

她寻了棵大树,摘了几片大叶子席地而坐。

渐渐西移,虞滢根据街市吃食卖得最快的时候,判断是午时。待吃食店铺逐渐没了,再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后,虞滢才走去小食肆。

小食肆,那陈掌柜正在柜台前算账,见她来了,便笑道:“我猜想你也差不多快回来了。”

虞滢问:“冰膏可卖得出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