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伤亡,卑职侥幸逃出……”玉金风缓了气,“卑职看见那韩家少夫
模样,极似汝阳长公主。”
高怀瑜的脸上终于色变了变。
汝阳长公主是高玮姐姐高珍,当初魏军没有找到汝阳长公主,押往玉京的高家宗室里没有高珍。据说魏军攻建平城之
,高珍便已投河自尽。
可是投河嘛,死不见尸的,谁知道是真的死了还是跑了。
高珍没死,难怪建平的暗辰司会出手。若说暗辰司效忠了韩岳,他尚且会怀疑,若是韩岳背后还有个高珍,那就没什么可怀疑的了。
高怀瑜沉声道:“高珍呢?跑了?”
玉金风青着脸道:“卑职无能……”
那就是跑了。
“典客署布防图。”高怀瑜将一份图纸丢在玉金风面前,“不能再等了,明晚倾暗辰司之力,刺杀元熙。”
*
作者有话要说:
元熙:只能看不能吃朕好难受_(:3」∠)_
怀瑜:其实你可以亲我的……
第44章 真的就差晚上也侍候左右了
烈阳照耀, 院中的树木瞧着青绿,却都仿佛被烤了一般。
盛夏时节天热,大白天城中路上的都少了许多。高璋在外走了会儿就满
的汗, 让门
内侍往里通报求见完,忍不住拿手帕擦去汗珠, 又抬手扇了扇风, 当然什么用处都没有,他依然不停流汗。
过了片刻那内侍请他进去,他忙整了整衣襟,又把额的细汗擦一遍, 迈步
内。
不过往里走了几步,便觉一阵凉风袭来, 冷得他一个哆嗦,跟突然进了雪似的。
屋里那么凉, 肯定是清河王又来陪着皇帝了。毕竟皇帝还算节俭,一般能不用冰就不用冰, 只有高怀瑜在身旁他才会让放冰降温。
高璋才这样想着,穿过屏风便真的看见高怀瑜坐在皇帝旁边, 帮皇帝研着朱砂墨。
皇帝身边的位置,那是给皇后或者宠妃坐的。高怀瑜总在旁边坐, 很不合规矩。
而且又是帮皇帝倒茶又是帮皇帝研墨的, 这也很不合他身份。
偏偏这些本该下来做的事,高怀瑜做起来十分优雅自然,没有半点谄媚讨好的意思。
倒很像是一位……贤妻。
高璋对此已经没什么好惊讶的了,毕竟这事他熟。他当年做了太后的小白脸, 就是成天在太后旁边一脸乖巧。
直觉告诉他高怀瑜和皇帝肯定不净, 在他眼里高怀瑜应该已经是跟皇帝到了某种程度, 比如不知道往床上滚了多少次的那种。
其实这也怪不得高怀瑜,他一直知道自己应该受本分不僭越,可是皇帝就喜欢他不规矩些,他若真的认死理,皇帝反而会极其失望。上次他遵守臣子本分劝了皇帝几句,不就把皇帝给气得犯病,连他自己都挨了皇帝一顿训么。
皇帝既然对他重至此,他便不当让皇帝失望。
高璋行完礼,得皇帝赐座,便安安静静坐到一边去,等着皇帝开。
元熙往折子上写朱批,道:“云川动才刚刚镇下来,燕地那么多流民,各地粮仓都不剩多少粮了,从魏地运过来又有
劫粮……”
魏地的粮自然够养活魏国,可现在多了燕地那么多
,今年要是粮食不够,大家吃不饱,又得出事。前两年魏国蝗灾,收成也不好,都是靠着存粮在撑。
燕国是去岁年末灭的,皇室被押往玉京,但战事还并未彻底结束,各地依然动。刚好碰上那么个节点,燕地那么大片土地好些都没
管,春耕耽误了不少,现在元熙亲自带着一批官员过来劝农,把农田重新划分管理,相对太平的几个地方应该还能赶上秋播。
还好对元熙来说这已经是经历过一次的事,照着当年的就是了,还能吸取下经验教训,避免当初一些错误决断,总之还是游刃有余。
元熙停了笔,看向高璋:“燕地太了,还是得下点狠手收拾
净。当年卿在旧燕任尚书令时,本欲重修律法,以律正道,可惜未能如愿。朕命卿重颁此律,暂治燕地。”
高璋闻言一怔,继而心澎湃,激动道:“臣遵命!陛下圣明!”
当年他也是有心整肃朝纲,才愿忍辱负重去当太后的男宠。
太后宠他,高玮就给他官当,他立马就与身边一批能依照前朝律法重新修订一部新律。然后刚开了个
他就被恨他搞这些严苛律令的
进了谗言,只能弃官自保。如今元熙让他再重启这份新律,他自然激动,激动得都想抱住元熙啃两
。
高璋高高兴兴冲出了门,一点没来时那种被热成狗的疲惫。
元熙这会儿拿了一份名单递给高怀瑜:“怀瑜,这几个……”
“臣……”高怀瑜微微蹙了眉,有点不乐意,“陛下这几让臣四处拜见接见那么多
……臣实在有些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