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了亲怀里眯着眼打瞌睡的,小声道说了什么。
高怀瑜红着脸往他脖颈间贴。
“元熙”有点想戳瞎自己。
耳朵也聋了吧,他不想听!
幸好幸好,他不在元熙体内,昨没有被强迫看
亲热,他什么都不知道。
*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结局啦!
第43章 尾声
合明三年九月初五,太上皇元裕因病驾崩于福安宫。
比起上辈子,
合明三年九月初五, 太上皇元裕因病驾崩于福安宫。
比起上辈子,老爷子还多活了几年。元熙已经经历过一次他的离开,这辈子又弥补了曾经的遗憾, 并没有太过悲伤。
元裕临终前同元熙说了许久话,说元熙的确是个好皇帝, 只是他很想元烈。有时候也会想如果他们兄弟没有反目, 如今元烈继位,元熙做摄政亲王,会不会也能开创一个盛世。
元熙想说不可能,但并没有开。
能不能的, 元裕也心知肚明。元烈若能容得下元熙,有元熙辅佐, 自然也能一统天下开创盛世。可元烈容不下元熙,连他自己想象兄长登帝位, 六弟恭敬辅佐,都觉得太荒唐。
可他还是希望这个荒唐的幻想能成真, 说到底他只是想自己那死于非命的大儿子,想一家和乐美满的时候了。元熙不该在这种时候还要刺他几句。
国丧期间, 皇帝灵前守孝,皇后陪他守着。
元熙没那么多的悲伤, 更多的是唏嘘。微一转身看到高怀瑜陪在身边, 胸那点郁闷也都没有了。
合明五年秋,大魏百废具兴,海清河晏。群臣再次进言封禅,皇帝下令修缮泰山祭坛。
南陈灭国时便有进言封禅之事, 那时候元熙没去。去一趟泰山, 路途遥远, 要带上几万
,还要修宫殿祭坛,得花很多钱,在天下初定之时,做这种事
实在没有必要。
如今治世降临,便与从前不同了。皇帝陛下英伟绝世,一统天下结束百年战,短短数年又开创合明之治,此等功绩本就该封禅告知天地。
百姓连年丰收富足,国库也充裕,但元熙还是没把这事弄得太费民力物力,只下令修了个祭坛,其余的也都是一切从简。
由于拨下去的钱少,也没怎么调动力,修个祭坛还慢悠悠地修了七八个月,第二年皇帝才带着皇后启程东巡封禅。
路上皇帝皇后还到各处体察民,原本一月时间足够到达泰山,结果现在一半的路都没走完。
春夏之,还多有
雨,行进艰难。这
下午突然就黑云遮天,
沉得跟天黑了一样,大雨倾盆而下。
皇帝皇后的车驾也只能先停下来,等这阵雨过去。
雨小了些,薛平过来禀报道:“陛下,后君,雨已经小些了,可以启程。”
车内元熙一听外面还有淅沥雨声,便道:“还下着雨,就再等等吧。”
雨小些是可以启程,可他在车里又淋不到雨,都是随行的士兵得冒着雨赶路。从前他领兵打仗那会儿,必须赶路行军的时候,他都是跟着士兵一起冒雪淋雨。如今又不是那么紧要,他在车里跟皇后窝着,让别淋雨算什么事。
薛平微微皱眉道:“陛下,天也不早了,这雨下个没完,若是再等等,恐怕赶不到附近镇上了。”
到不了镇上,皇帝就得在荒山野岭里睡帐篷。
他是为皇帝皇后考虑,只不过元熙和高怀瑜当年都是行军打仗能几天不合眼的,对此倒是混不在意。
元熙道:“无妨,到不了,便就近寻个地方扎营歇一夜。”
薛平只好点:“是。”
雨又下了小半个时辰,到镇上是没戏了,不过紧赶慢赶,还是没沦落到在荒山野岭扎营休息,夜前到了一处村庄。
薛平先过去打点,看看这村中能不能有空房能给皇帝皇后暂居一夜。结果回来的时候跟来了一群村民,吵吵嚷嚷的。
元熙跟高怀瑜还在车中同玉珠一起玩牌,听见声直接把牌放在桌上,掀开车帘就见薛平满脸的无奈。
“回禀陛下、后君,村里有地方能歇一晚。只是这些村民……在争谁家能让陛下后君住。”
这地方就在江边,地处燕地陈地边界,当年燕地叛,洪灾
发,这处也是受灾严重。后来洪水治理好,战
平定了,朝廷又分田分地安置了好些流民在这里,这一带的
,基本都是受了大魏新政的恩惠,当然感念他们的皇帝老爷。
今皇帝老爷突然来了,还要在村里住一晚,他们便要争着请皇帝老爷去家里住。
“咱家去年刚修的新房,宽敞得很,不比城里那些有钱的差!”
“就你家那样,土里土气的,皇帝老爷和后君住着能舒坦吗?我家小儿那间屋子,可是让谢先生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