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此事不急,现在大家伙儿都忙着秋收和做条,他就算是招
,那也招不来
。
陶竹要做鸭货生意,黎荞很支持,他虽然舍不得陶竹劳累,但也不会阻止陶竹去做他感兴趣的事儿。
陶竹虽然与他形影不离,虽然以他为主心骨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但陶竹从来都不是他的附庸,陶竹并不是他身上的挂件。
他的科举是正事是大事,所以陶竹放下一切围绕着他转。
可陶竹一直有他自己的主见和独立的灵魂。
现在陶竹想做鸭货生意,他支持,无比支持。
并且有些欣慰。
他和陶竹谁都离不了谁,哪怕只分开一天,也会想的要死。
他曾经和陶竹说,陶竹在哪儿他在哪儿。
其实这话对陶竹不公平。
因为他要考科举,陶竹便以他为主,若不出意外,他考了科举后做官,那陶竹这辈子都会以他为主。
根本不是陶竹在哪儿他在哪儿,而是他在哪里,陶竹便在哪里。
这对陶竹很不公平。
现在,陶竹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想要把这件事付诸行动,他支持的同时,真的很欣慰。
黎荞坚定的支持和夸奖给了陶竹很大的信心,他把一半的力都放到了此事上。
眼下虽然招不来,但他不急。
今年红薯减产,红薯作坊无法跟去年那般运行到春末。
况且,除了三柳村和朱家村是全员做条之外,周边的村子都是靠抽签做
条,谁抽中了,那谁才能去县城的红薯作坊做
条。
所以,在三柳村和朱家村之外,有不少很快就能空闲下来。
到了今,乡亲这两个字,在陶竹心里并不仅仅指三柳村的村
,还有这十里八村的
。
这些待他与黎荞,和三柳村的
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条土坯砖路,这些也捐了银子。
前两年因为红薯而给黎荞送东西的习惯,这些也保留下来了。
虽然送的都是不值钱的小东西,但也是一份心意。
当然,这里面要排除掉一些看黎荞不爽的,他挑选工
时一定会好好筛选。
当陶竹为鸭货生意忙活时,平城的条生意顺利展开了。
那些花了大价钱买号码牌的大商,对今年新出的
条很满意,爽快把银子付给江知县,然后他们便带着大批
条上路了。
趁着现在未落雪,得赶紧走。
不然等下了雪,往北的话,陆路和水路都通不了了。
河西府的商把
条运送到京城后,
条靠着自身过硬的味道在京城掀起了一小
热
,后来圣上的小作文出来,小
热
立马变成大
热
,现在京城那帮有钱
都等着这批
条呢。
所以,得赶紧回京,好把刚刚付给江知县的银子赚回来。
嘿嘿,今年红薯减产,物以稀为贵,他们手里的条到了京城后要涨价啦!
*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明天不会这么晚qq
第5章 你做的很好了 给很多提供工作
三柳村和朱家村的条跟从前一样,
给王掌柜,由王掌柜售卖。
今年有了土坯砖路,运输条不再是难题, 但王掌柜依旧雇佣了百来
组建运输队,宁可多养一些
,也要确保每
的
条能顺顺利利到达县城。
在他这里买条,价格依旧是四十二文钱一斤。
今年红薯减产,但条的价格并没有上涨。
这条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胡
涨价,外地商
被坑了之后就不会再来了。
再者, 即便是如今的价格, 那条也绝对称不上便宜,平城的
条都卖四十二文一斤,若是运送到外省, 那价格最低也要翻五倍, 变成二百文一斤。
就这个价格,农绝对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