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一条出路,可未来十多年形势不乐观,而考科举又太慢,因此,他更希望这些孩子去学手艺。
第20章 明知府升官,盛鸿怀疑黎荞 盛鸿心虚,赏黎荞田产
接下来几, 黎小睿每天都让黎荞带着他与两个小叔叔一起去城南城西,好挑选他想资助的小孩子。
一开始,黎荞的打算是挑几个家境贫困的儿童让黎小睿资助他们读书, 但现在他想创办学馆,好帮助更多的小朋友,为了不打击黎小睿助的兴致,黎荞决定凡是黎小睿选中的小孩子,离开学馆之后, 要为黎小睿
活。
黎小睿很兴奋,他喜欢这个决定!
于是黎小睿选的兴致就更高了。
同时, 在常生活中, 他思考的也就更多了。
比如说吃饭时。
现在黎家的饭食很是丰富,每餐都会摆满一大桌,但是, 因为早上和中午黎荞不在, 所以餐餐都有剩饭。
这些剩饭,若是在黎粮看来, 那肯定是拿给下吃,每一盘不是
就是油的,不是面
就是
米的, 还伴有山珍海味, 搁从前的黎家, 做梦都梦不到这么多菜式。
但身为大户家,哪能让自家下
顿顿吃剩饭?
这传出去多不好听。
况且, 黎荞陶竹待下们也挺好, 像是黎刀黎满黎雨这些
, 个个乖巧能
, 能给这些
吃剩饭吗?
肯定不能。
因此,黎家每顿的剩饭都是先问过府里的下,若下
不感兴趣,那要么喂给家畜,要么端出去放到乞丐常出没的地方。
现在黎小睿想到穷苦家的小孩子大过年的还在吃窝窝
,再瞅瞅自家的剩饭,皱着小眉毛思索了两
,然后他对黎荞提建议了。
剩饭不好,家里应该每餐吃多少做多少。
若还是有剩饭,可以给那些贫苦小孩儿,贫困家的小孩子肯定不在意剩饭不剩饭的。
黎小睿的建议,黎荞大力夸赞。
不错。
有同心。
也能给出切实可行的法子。
但第二条嘛,贫苦家的小孩儿也是有自尊心的,哪能餐餐给
家剩饭,与其将吃不了的剩饭给别
,不如拿来养家畜。
高志远说盛平十五年会有大蝗灾,波及到三个省,河西府也有。
明年就是盛平十四年了,所以,得想办法防止蝗灾的发生,要将蝗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但高志远是小物,不了解整个大盛的
况,所以,盛平十五年的蝗灾到底会出现在哪几个省,黎荞不知。
盛京有没有,黎荞也不知。
以防万一,黎荞只能当做是盛京也有蝗灾。
蝗灾自古就有,在史书中多有记载,频繁程度仅次于旱涝这两种灾害,并且遍布北方和南方,在这种况下,
们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应对蝗灾的措施。
俗话说,久旱必蝗,旱久了会出现蝗灾,为避免这种况,那就应该多挖河渠,让庄稼喝足水,让蝗虫诞生的温床直接消失。
而恰好盛京这边盛鸿已经允了七皇子的建议,要多挖河,挖池塘,好方便农灌溉。
因此,在旱这一块,黎荞已经不需要
心了。
除了消灭蝗虫诞生的温床之外,还可以多养鸭,
鸭吃蝗虫,因此黎荞打算在自家的田庄上养一些
鸭,府中的剩饭可以运送到庄子上喂给
鸭。
另外,蝗虫不是所有植物都吃的,他打算今年多种些黄豆,在有其他食物可选择的况下,蝗虫不吃黄豆。
黄豆挺好的,不仅能做豆,还能做各种豆制品,他家的火锅铺子,鸭货铺子都能用得上。
至于河西府那边,平城他是完全不用担忧的,因为平城的况和盛京很像,农
家里都养着
鸭,水井、河流小溪也不缺。
可整个大盛……
黎荞叹气,他一之力,终究有限啊。
黎小睿不知道自己的叔父父在忧虑什么,他听了黎荞的解释,皱着脸蛋思索了半天,最终点了点小脑袋。
好吧,的确不该给吃剩饭。
“叔父父,若是我选中的小孩子进了学馆,那我可以把我当天吃不完的饭菜分出来一部分,给这些小孩子送去吗?”
“这当然是可以的,你提前分出来,那就不是剩饭了。小睿真善良,也聪明。”
黎荞听得此话,毫不吝啬的大力夸奖。
他这大侄孙真!
黎小睿得了夸奖,骄傲的挺了挺小胸脯:“那学馆什么时候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