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关灯
护眼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1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不想蹲着,她把馒撕开,挟一筷子咸菜放过在里边,离说的群稍远一点,端汤站着吃饭。

于明忠和汪山、齐大伟、苗有发几个蹲成一个圈,看到魏檗远远站着,汪山蹲着往旁边挪了挪,空出来一个的位置,招呼魏檗过来一起。

“不了不了。”魏檗连忙摇,表示已经吃饱了。

齐大伟见了,嘲笑汪山道:“老汪,面子不够大啊。”

“学生娃,脸。”于明忠跟齐大伟说:“你那个蛋的笑话讲得震天响,几个同志好意思过来。”

“哈哈哈。”

群哄笑,有继续起哄:“大伟,把蛋的故事再讲一遍。”

……

伴着荤素笑话、乡村轶事和一片喝汤声吃完早饭,于明忠带着魏檗、齐大伟和苗有发继续下村。

一连几天,四吃了早饭出发,晚上披星戴月回来。

到了油山西村,因为驻村农技员老谢不在,于明忠略略一站,随便看了看就走了,魏檗也没能多做停留。

于明忠私下问过魏檗,如果她家里想承担开沟的项目,老谢是指望不上的,但可以以站里的名义在她们村增设一个点。

魏檗对她家开沟没什么想法,毕竟主线是种辣椒(划掉)。毕竟她自己家没有这么多地,如果要租或者号召大家一起做,以她家目前在村里的状态,并没有那么高的威望。

不过她对指望不上的老谢很好。似乎每个都知道老谢指望不上,但每个却都对他显示出极大的包容。魏檗在村里没有听说过多少关于老谢的事,便忍不住向于明忠打听老谢的过往。

于明忠告诉魏檗,老谢是五十年代末从大城市下放到他们镇的,当时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他老婆。过了几年,他老婆死了,又过了好几年,有写信到镇上,说老谢的孩子也死了,只留下个刚会走路的小孙。如果老谢管,就想办法去接,如果老谢不管,就送孤儿院。

“啊……”魏檗听得唏嘘,没有料到,看似普普通通平平无的,背后有着被命运的巨碾过的痕迹。

于明忠还说:“老谢那时候按规定不能离开镇上,多亏当时的镇长义气,看他可怜,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去外地把老谢的孙接了过来,还让老谢当了驻村技术员,每个月有工资能养孩子。”

“老谢也确实有本事。”于明忠跟魏檗说:“田里出点症,问他没有不知道的。但是他从来不积极、不出、不出错,怕了,你懂吗。”

“懂。”

魏檗理解了老谢,也理解了她姑姑,理解了这个世界。每个不止一面,不止是一个扁平的形象,不是大纲文里面目模糊甚至没有名姓的背景板,在“远离主线”的角落里,每个都有血有,有笑有泪,像野一样生生不息。

这是个真实的世界。

魏檗彻底扔掉了长久以来盘桓在心中“大纲文”的概念,和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一样,踏踏实实为未来奋斗努力打基础。

每天跟着老于少则两个村,多则三个村,连轴转,骑行近百公里,魏檗咬牙坚持着。每每夜里躺到床上,魏檗累得几乎连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但转过天来,她又早早咬牙起来,十足的下村工作。

这下可苦了齐大伟和苗有发。

若是从前,齐大伟早就要跟老于发牢骚抱怨,或者找借歇两天不下村了。但现在魏檗刚毕业的学生娃,同志都还没叫苦,如果他一个大老爷们发牢骚,叫苦叫累,齐大伟脸上过不去。

牢骚发不出来憋在心里,后面两天,齐大伟一肚子怨气,天天臭着张脸,像谁欠了他二五八万。

到了周五,终于把是个村子“村村到”全部跑了一遍。于明忠提前跟镇政府食堂的大厨赵师傅打了招呼,给他们留了一桌菜。

晚上,老于从自己家里拿了两瓶高粱酒,在食堂请大家喝了一顿。

有酒有有菜,齐大伟怨气消了大半。老于又许了大家周六上午的半天假,连着正常的周,可以一气休息两天。终于过上了双休,对喝酒没有兴致的魏檗也眉开眼笑。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