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用看,易安开始初期跟进来的,她都做过了解。
高师傅,李师傅,林师傅,庞师傅都是最近几年退休,他们年纪相差都一两岁,在城南家具厂了一辈子。
其中,高师傅也是家具厂的,他们只生了一个儿子,在市南百货大楼里做采购工作,一个孙
已经嫁
,孙子在上大学。
高师傅儿子媳都没在单位分到房,如今一大家子还住在家具厂家属院。
李师傅和高师傅况有点一样,又有点不一样,李师傅家只生了个
儿,他们家招的婿,
婿和
儿都在城南家具厂那边的一个国营饭店上班,一个在后厨,一个是财务。
李师傅儿生了两子一
,李师傅孙
在读大学,两个孙儿一个刚高中毕业还没找到合适工作,一个在读中专,等着毕业分配工作。
年前李师傅还想把孙子带进厂子里当学徒工,但他孙子不喜欢木工,没来,不知道现在找到工作没。
另外的庞师傅,林师傅,两都生有两子一
。
庞师傅的两个儿子各有成就,已经去省城安家,只儿嫁得差,有婆婆一大家子需要补贴,生得还多,大外孙结婚连婚房都没有。
庞师傅夫妻疼儿,时不时接济补贴,还让大孙
小孙
住在他们家里,给大外孙腾挪出了一间婚房。
而林师傅家,当年鼓励知青下乡,林师傅大儿子顶了林师傅在化肥厂的班,
儿嫁了出去。
到小儿子要下乡的时候,林师傅从家具厂给小儿子买了一份工作,但被举报了,那时候林师傅还因为和一个隔房亲戚的通信被调查了,最小儿子只能下乡当了知青,如今定居在徽城那边,只把孙儿孙
送了回来读书。
林师傅很心疼两个孩子,会退休了还出来上班,也是想补贴两个孩子。
余暨勤劳,到退休年纪出来
活的
不少,但
的都是相对清闲工作,像几个师傅这样出来
老本行,还特别拼,加班不休假也愿意的,家里多多少少都有些难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辞工。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对城南家具厂感厚,被新书记点醒了。
“大哥,依你看,让几位师傅下定离职易安决心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城南家具那边的感,还是因为不连累到徒弟,还有不被收走房子?”陆娇盯着个
资料出好一会儿,抬
问道叶岺。
叶岺走过来,看了眼她手里的资料,想了想:“几个师傅在家具厂上班几十年,对家具厂肯定有感,但易安现在对家具厂威胁并不算大,新书记张昌茂的话对他们可能有影响,但不至于到坚定离职地步。”
“最主要还是担心连累到徒弟,还有房子被收回。”
陆娇笑了下,她看法和叶岺差不多,又有点不同:
“林师傅两个徒弟都在城南家具厂做师傅,他们平时对林师傅很孝顺,高师傅那边也差不多况。”
“都是得到两个师傅真传的,还已经在家具厂做大师傅,张昌茂不敢轻易开
,最主要还是房子。”
叶岺沉默:“多半是为了房子,但我们总不能给师傅们送房子。”
几个师傅家里都有要贴补的对象,还有儿子孙子跟着一起住,不能没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