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温僖皇后

关灯
护眼
清穿之温僖皇后 第81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中,但是都知道瓜尔佳嬷嬷的打算,也是想将来分一杯羹才闭不言——正是和瓜尔佳嬷嬷的这种默契,他们才装作不知。

青璃急忙吩咐道:“墨竹,你从坤宁宫里挑选四个宫、四个太监送去庆祥所,再去慎刑司一趟,让马保带把庆祥所的近侍宫都绑了审问一遍。”

马保就是慎刑司的掌事太监,墨竹听罢不敢耽搁行完礼就起身去后殿挑

-

康熙帝今晚回到坤宁宫便发现青璃的脸色不大好看,看见自己也搭不理的。

康熙帝急忙轻手轻脚地挨着青璃落座,抱着青璃柔声细问:“阿璃这是怎么了?谁招惹你了?朕帮你出气,你可别气坏了身子啊!”

青璃瞥了瞥桌几上的状纸,康熙帝会意地拿起浏览。

康熙帝看罢,偷偷松了气,不是有伤害到阿璃就好。

康熙帝可没有青璃这么心软,他对公主们虽然有几分的关心,但这点感不足以让他感同身受、心疼伤怀,大猪蹄子只会迁怒于旁

若是二公主和四公主身上发生此事,康熙帝会觉得荣嫔和布嫔不堪为母,处置了才之后,给她们换个养母。

发生在大公主身上嘛,康熙帝只会痛骂恭亲王这个生父。

“常宁真是不像话,这个嬷嬷还是当时恭亲王府送进宫来照顾卓克陀达的,他对自己的亲儿可真是一点儿也不上心!”

康熙帝骂完弟弟还不忘表扬青璃:“多亏阿璃细心,不然常宁就要害惨他的闺了!朕明天就召常宁宫,打他一顿为阿璃出气。”

青璃没好气地掐了康熙帝一把:“我又不是受害,为我出什么气啊!”

当然是因为在大猪蹄子心中,青璃的这一通生气比大公主险些被养歪更严重。

青璃又为恭亲王说了句话:“而且瓜尔佳嬷嬷进宫都十来年了,恭亲王虽然选错了但也不能全怪在他上。”

康熙帝听劝地点了点,那就不打他板子,骂他一顿然后让他好好给青璃道个谢吧!

青璃又坐直身子说起正事:“皇上,你对公主们有什么打算?抚蒙还是留京?”

康熙帝想也没想,一断言:“抚蒙。”

“朕的后宫仅有璟嫔一个无宠的蒙妃,几个阿哥朕也没打算让他们娶蒙古姑娘,那就只能嫁去蒙古。”

关于这些政治考量,青璃也不会唱反调。

青璃点了点:“既然公主们都会抚蒙,那学《训》有什么用,要学就学怎么在蒙古生活,怎么骑马箭,怎么参谋议事、把持蒙古的政权!”

康熙帝被青璃的后半句话吓了一跳——康熙帝知道青璃思维开阔、胸怀宽广,但实在没想到她能大胆到这个地步。

从本心而言,康熙帝是不愿意子参政的,就算是一手扶持自己的皇玛嬷,康熙帝除掉鳌拜后也甚少跟她讨论政事,甚至自始至终都对她怀有三分警惕。

康熙帝的这种不愿并非是看低子,反而是因为他熟读史书,知只要有机会,子决不会弱于男子,甚至会做得更好。

汉朝不少时期都靠太后摄政支撑国祚,隋朝的独孤伽罗跟杨坚二圣并立,唐朝更是出了个万古无一的帝。

决定脑袋,康熙帝作为男子,自然对此警惕万分,不想给子半分权利、半点机会。

就算这些子是他的儿,姓新觉罗,但若她们有了权利后不满足于贫瘠的蒙古之地、反而想要整个天下呢?若天下子见过这些“榜样”,纷纷有了野心呢?若以后的子孙羸弱后宫却又出了个妄图取而代之的厉害媳呢?

康熙帝可没有忘记《清史稿》里耗大清最后一气,那个野心勃勃却自私自利的——叶赫那拉氏!

有了慈禧太后这个“榜样”在此,康熙帝怎么敢打开这个子呢?

康熙帝叹了气,避开青璃的灼灼目光:“可以让她们多了解蒙古风俗,也可以让她们学习骑马箭。”

康熙帝全然不提青璃后面的建议,青璃知道他这是拒绝让公主们了解政事了——这还是康熙帝第一次否决了青璃的提议。

青璃顿了一顿,虽然失望但也没有立即放弃,反而有条有理地试图说服康熙帝。

“皇上,咱们嫁抚蒙就是为了施恩于蒙古,让满蒙关系更加亲近,但是这种亲近也必须是蒙古效忠于大清,那还不如让公主们直接掌握权势,若是蒙古做主的都是咱们新觉罗家的闺,那蒙古岂不是彻底地归顺大清、属于大清了?”

青璃以为康熙帝的不愿是不抱希望,是觉得通过前朝手段控制蒙古更恰当。

可康熙帝的不愿却是不想这天下的子懂得权利的美妙滋味,或者说害怕她们开化明智。

康熙帝摇了摇,再次坚定地否决了:“阿璃,男分工、一外一内才是和谐之道,子若是生了野心,不利于大清安稳。”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