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估计就是因为一直在看这本书了……然后又因为地动的事
,一下子涨到了5。”
他想起来问:“地动,民间没出什么事吧?”
“没事,”端王爷道:“虽然地动的事
不能说,但你皇伯伯提前敲打了两句,下
就格外上心,处理的也及时,听说只倒了几栋
败民居,有
伤着了,但没有出
命。”
他顿了一下:“最严重的不是京城里
,而是城外
西山那边,说是山都垮了,树都倒了,幸好那边都是各家的坟,没有
住。”
他翻了个身,手伸过来,揉了揉他的脑袋:“行了,别瞎
心了,睡吧。”
西山那边?
盛明麟皱了皱眉,没说什么。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端王爷已经去上早朝了。
早朝之上,
昨天杨显荣案子的结果,大臣们当然都是密切关注着的,天罚已经够吓
的了,鸟送证
什么的,又添一笔。
江浙派一下子倒了四根排在最前
的柱子,下
所有官员,都胆战心惊。
虽然,也不是没有聪明
,想到珠珠,但这种事
,是出乎他们认知的,地动什么的,这肯定是天罚啊,怎么可能提前知道啊!
混到这一步,不怕
,甚至不怕皇上,但,没
敢不怕老天爷。
所以,今天的早朝难得地肃穆,不像上朝,倒像是在上坟。
结果没想到,施完礼一抬
,就见皇爷还乐呵呵地。
百官:看错了?揉揉眼再看看……还是乐呵呵地。
明熙帝道:“诸卿还没用早饭吧,朕请诸卿尝一样新东西。”
不止一
腿一软,当场跪到了地上,全身发抖。
皇上不会是气疯了,想把所有
都嘎了换新的吧!!不能啊皇上!臣已经洗心革面了啊皇上!!
还没等跪下的几个
酝酿出悲愤的大呼,就闻到一
香气,然后小太监托着几个盘子过来,盘中是切开的黄糯之物,闻起来有淡淡的香气。
跪着的几
:“多谢皇上体恤!”
然后自己站了起来。
端王爷内心呵呵哒,看着几个
各自捏起一块品尝。
大皇子和四皇子,昨天晚上被明熙帝抓来,已经尝过了,便没再吃,只有大臣们各自尝了一块。
虽然切开了,但也不多,能尝到就尝到,尝不到也就算了,然后太监们就退了下去。
早有官员赶紧搭台阶:“陛下,不知这是何物?臣从未见过。”
明熙帝哈哈一笑:“这种叫土豆,是一种粮食,是沉昭无意中发现的,试种了几茬,不如诸位猜一下,这种东西的亩产有多少?”
要知道,如今不比后世,如今粮食产量是很低的,譬如水稻,亩产也就四五百斤。
但是既然敢献,皇上又如此高兴,那必然产量不会低。
所以官员们纷纷猜:“总有七八百斤吧!”
“下官觉得得有上千斤!”
“怎么可能,这种沉重之物,能有几百斤便不错了。”
明熙帝看着百官猜了好一会儿,才大笑着宣布:“亩产五千斤以上!!”
百官惊呼:“五千斤!!”
虽然早就知道大家会是这样的反应,但明熙帝还是被狠狠愉悦到了,哈哈大笑。
大家惊叹了好一会儿,便有官员拭泪道:“如此物,若能早一天
大盛,不知能活多少
!”
官员说话满嘴都是弯弯绕,他明着是感慨,其实是在说霍沉昭怎么不早点献上来。
所以啊,盛家皇朝为什么亲近武将啊,因为有些文官那张嘴,就是不讨喜啊!!
端王爷直接道:“刘大
友广阔(天天捧杨显荣臭脚),想必也有利国利民之物献上?”
那官员一窒,端王爷又道:“啊,原来没有吗?这怎么可能呢?总不可能是刘大
心不够诚?本王瞧着刘大
方才这句话,说的也挺真
实感(装模作样)的啊!”
刘大
:“……”
另一个官员也道:“刘大
学识渊博(纸上谈兵),只是想必对农事不太了然,但凡新生之物,不多试几回,怎么知道有没有毒?能不能吃?又是如何种植?又怎么知道如何高产?若什么也不知道,直接献上,出了什么事,难道刘大
能负责吗?”
他顿了一下,道:“若下官没有猜错,此物种植之法,只怕与旁的不同。”
端王爷含笑道:“闵大
认为,此物应该如何种?”
第233章 锅锅被坏
抓肘了
这
,是户部下
仓部的主事,名叫闵元元。
虽然名字挺可
,但长的其实魁梧又朴实,像个老农夫,也确实通晓农事,本来是没资格来上常朝的,是特意叫过来的几个农事官之一。
闵元元道:“臣只是猜测……臣吃的这一片,外皮有一个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