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外面凉爽很多,顶上挂着的绿色吊扇,吹过来的也不是热风。
蒋知达放下自己不停扇着的手,跑到风扇下面吹,脸上露出享受的表:“可算是凉快点了,这天怎么这么热?”
初夏拉开椅子坐下说:“现在三伏天,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当然热了。”
她也热,那种热还是带着一闷
感,让
非常难受。
初夏还记得上次点的好吃的菜,按照她和蒋知达的饭量,点了四个,当然鲤鱼焙面是不可少的。
菜上来,蒋知达吃到心心念念的鲤鱼焙面时,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面条酸甜酥脆,鱼鲜香肥
,怪不得是名菜啊,果然名不虚传!”
初夏没说话,倒是旁边经过的服务员一脸自豪地接道:“客真有眼光。”
然后又给初夏她们这桌上了一壶好茶。
初夏也吃得很满足,就是有点遗憾,没能带岑淮安一起过来吃。
在离开梁州之前,初夏把家里的东西和蒋知达一起该收拾的都收拾了,全部寄到京城。
一些不能寄去京城的,比如床、柜子、煤火炉子这些东西,她先问了邦子他们和李大姐要不要。
要的话折旧卖给他们,不要她再卖给其他。
李大姐要了一张小床、一个柜子,其余的都被邦子要走了,初夏不知道邦子挣了多少钱,但她知道他现在不缺钱。
家里的东西都被清走了,连岑峥年的那箱子书都被初夏寄去了京城,房子里除了她的行李,什么也不剩。
蒋知达只按初夏说的做,并不问她原因,等收拾好之后,看着空的房子,他拍拍手说:“表嫂,你以后不准备回这里住了?”
“嗯,以后我去京城上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我准备把房子还给厂里。”
其实这只是一个原因。
罗家因为罗小妹的原因,现在还一团。
初夏这次高考能这么顺利,就是罗小妹现在一直在家里闹,非要和她谈的那个对象在一起。
几个纺织厂本来离得就近,罗小妹又是搞绝食,又是搞私奔,附近没不知道罗家的事。
初夏没有打听,走在路上都能听到有讨论几句,李大姐把完整版的也都和她说了。
等解决了罗小妹的事,罗家
就又想要初夏分的这个房子了,初夏不想和她们产生什么
集,直接把房子
还给厂里,罗家
不敢和厂里闹。
初夏去找的厂长,她把钥匙还的时候,厂长眼里闪过诧异,并没有拿。
“房子分给你了,你是把班让亲接了,房子不用
。”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接初夏班的是谁,初夏也不会说接班的不是自己亲
。
她只笑着说:“以后我不在家属院住了,房子空在那里也是费,不如把它分给更有需要的职工。”
厂长看向初夏,发现她是认真的,真有点不可思议了。
厂里分下去的房子,除非一家都被厂里辞退了,不属于厂里的职工,或者整家被调去其他地方的,不然很少有收回来的。
大多数老职工把班让给底下的儿后,一家子还是住在分的房子里,厂里也不会收他们的房子。
像初夏这样主动还房子的,是第一个。
不过多个房子对厂里也没坏处,厂里不知道多少结了婚的年轻等着分房子呢。
厂长笑呵呵地说:“罗同志思想觉悟高啊!要是厂里每个职工都有你这觉悟,房子的事厂里也不用愁了。”
初夏笑了笑没接话。
厂长最终还是把钥匙收下了,和初夏拉家常地说话,让她即使离开了也不要忘了纺织三厂啊。
初夏点应了几句话,就要告辞离开。她今天下午还要去坐火车,不能误了时间。
等初夏和蒋知达坐上回京城的火车,罗家终于安抚住了罗小妹,急匆匆赶来初夏的家属院时。
就发现初夏已经走了,从窗户往里看,屋子里面空
的,什么都没有了。
王玉兰又惊又急,都快顾不上伪装自己的表。
李大姐在自己家门笑得一脸嘲讽,凉凉地说:“别看了,初夏早走了,这房子已经被厂里收回去了。”
王玉兰眼里露出焦急:“厂里怎么能收回去呢?这是分给初夏的房子。”
李大姐撇撇嘴:“家属院的房子都是纺织厂的,厂里为什么不能收回去?不收回去难道给你吗?”
王玉兰不想和李大姐说这些,她现在只想找到初夏,问问她为什么不把房子给罗家。
给了厂里,罗家真的一点点都碰不到了。
旁边的罗大哥紧紧皱着眉,眼里带着烦躁:“二妹这是铁了心要和家里分开了。要不是小妹的事
,咱们也不至于现在才过来。”
王玉兰也是这想法,但她不能这么说:“我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