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戳中大家对心理学的偏见!”
“哈哈哈确实。然后那个法学院也感觉比较有意思,听那个教授讲的东西,感觉学法好有意义啊!听完我都想多去了解了解,说不定以后我还真学法了呢!”
“可以呀,那个老师不是说可以加学院的公众号吗?你可以看一看。”
……
谈笑中,林桐和宋可莹来到了离第二教学楼最近的食堂——农园食堂。
农园食堂有三层,一层主要是自选小碗菜,二层和一般食堂一样,由专门的阿姨打菜,三层则有很多大圆桌,符合同学们聚餐的需要。从价比的角度来说,一层菜品更
致,有很多小点心、面点、麻辣烫等等,价格更昂贵;二层则多是家常菜,经济实惠,但味道也很不错;三层
价比则更低一点,平常很少有学生会去那吃。
林桐和宋可莹坐扶梯到了二层,一进门,就被拥挤的震惊住了。
虽然还没到十二点,但是食堂里已经挤满了——本身食堂面积也不算太大,座位有限,加上来了许多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食堂一下子就挤得水泄不通。
等林桐和宋可莹在海中排好队、打好饭,又几乎走遍了整个食堂才找到两个位置后,已经是十二点半了。
林桐大汗淋漓,欲哭无泪地说:“食堂的也太多了!”
宋可莹把餐盘搁在餐桌上,也地叹了
气。果然,就算是全国的顶尖高校,到了中午,食堂也是
挤
的
满状态。
“不过,这个菜是真的好吃诶!桐桐,你尝一尝这个炸腿,真是一绝!我感觉比我之前吃过的炸
店里的炸
腿还好吃,香香辣辣的,汁水也很丰富。”宋可莹咬了一大
炸
腿,
腿金黄色的面衣酥脆到她咬一
就掉在她的碗里的程度,她满足地喟叹道。
林桐很赞同地也咬了一炸
腿。
像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听说食堂的伙食非常好,种类齐全,又有国家的补贴,经济实惠,今一来,果然名不虚传。不像她上辈子去的那所一般的大学,食堂的饭菜又难吃,还死贵,导致她大学四年有特别多的时间都在点外卖——
要是食堂像北大一样这么好吃又便宜,她肯定次次都吃食堂!
看来,好好努力,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是从自己以后的就业发展来看,还是浅显地从她的“胃”的感受来看。
第5章 在北大上课
暑期夏令营的第二天,林桐正式开始上课。
学的科目还是那些高考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只是知识面扩展开来,讲的也更一些,老师们分享了很多要上大学才需要学到的知识,但多了解一点对高考内容的掌握也大有裨益。
上课是很多班级一起上,所以林桐也更进一步感受到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霸们的“压迫“”——
具体来说,就像林桐第一次到实验班那样,她又一次刻感受到知识水平层面的碾压:因为很多能来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学生都是来自各地重点高中的同学,本身就是当地高中的佼佼者,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学过一些基础学科的竞赛的,所以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踊跃地附和或回应老师的话,有的时候还能回答上老师的问题,听得同样坐在教室里的林桐惊叹、佩服。
虽然三中已经是赫赫有名的超级中学了,但林桐走出市,来到首都北京,来到北京大学的课堂上,还是觉得山外有山、外有
。
果然还是要多走出去见识见识,这样才能知道什么叫“井底之蛙”,也才会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
稍微观察一下四周的同学,就会发现,很多同学看起来明显就不是“书呆子”,他们身上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很多是从容淡定的,能自信而大方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即使是答错了老师的问题,也浑然不放在心上的样子,笑呵呵地挠挠,然后毫不在意地坐下。
老师们也都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丝毫没有什么架子,讲课讲的很细致耐心,有的时候还会抛出一些好笑的梗,跟坐在下面的同学们进行
流和互动,偶尔也会无形中“凡尔赛”一番。
讲数学的王老师,个子不高,发已近花白,一张不太
笑的脸,但讲课的时候很温柔、耐心,所以尽管他并不常笑,却给
一种亲切之感。
他给林桐的感觉,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高强的“扫地僧”,看起来是挺普通的一个小老儿,但其实知识渊博、数学能力超强。
比如,有一次,他在讲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或许是觉得那个知识点比较简单、浅显易懂,就笑呵呵地朝同学们说:“其实这个部分很简单的,大家轻松学,像我大学的时候,这门课的考试从来都是满分。”
台下一片惊呼声,“哇”声此起彼伏。
但厉害之处在于,王老师是真的不把这件事当作什么可夸耀的点,似乎只是当作激励大家好好学这部分知识点的一句轻描淡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