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又开始了竞争,杨清宁稳坐钓鱼台,玻璃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户部三被叫来,当了几个时辰的背景板,压根连话都没上,就看着各国使臣唾沫星子直飞,吵得恨不能打起来。
经过几天的竞争,杨清宁与北慕和东吴达成合作,出玻璃的价格比在南凌售卖的价格高出三倍之多。
与北慕和东吴签订合约后,凌南玉便派在北慕与东吴相邻的城市中,找合适的地方建工坊,这样就可以减少运输的损耗。与此同时,苏州的工坊已经落成,从京都工坊分拨了一些手,再在苏州本地招收一些工,工坊便开始正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