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才只要八千块钱。
这屋主是汪家的后,年前刚回的帝都,把帝都房产全挂售了,估摸着是打算离开帝都了。”
袁安春看她在这一页停留了不少时间,估摸着她是对这房子挺感兴趣的,才多说了一句。
实际上他可觉得这房子不怎么好卖,太偏远了,在枫麓山里,以前的路好些年没
走了,荒的不行,周围除了山,啥也没有,谁没事儿花八千块钱住那儿去。
但是那房子又确实好看,是以前汪家去山里避暑的时候住的,用料是真讲究,就是现在汪家
死的死,跑的跑,只剩下这么一个后
了,也是因为当初在抗战的时候,捐了不少钱,如今才能回来,房子也退回到他手里。
要不是太长时间没有打理,以这房子的大小和样子,就算在枫麓山里
,起码也要卖一万块钱。
说是小筑,基本上是个庄园了。
亦清清一听有五十年的历史,就知道这房子是民国时期的,还是红砖楼,富商用来做别苑的,又是她脑子里大致就有了画面。
民国时期有段时间很流行那种中西合璧式的红砖建筑,上辈子亦清清也看过图片视频,要真是她想的那样,这房子八千块钱可就捡到大便宜了。
偏远啥的她一点都不怕。
枫麓山在后世的帝都也算是郊区了,附近还有帝都最大的森林公园,在郊区正好,她也给自己弄个山庄度假别墅预备着。
后世这处的度假别墅也很多,但哪有这有庭院的红砖楼香?
说实在的,离开响水村后,亦清清最不习惯的,就是没了大青山。
打猎什么的不说,主要是那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没了。
这个山间的红砖小筑不是正好?周围有很多山林,好好修缮一下,出门就是美景,住在那里肯定舒服,修养身心的好地方,以后接爸妈来帝都养老的话,他们肯定也喜欢。
越想越觉得不错,这八千块钱买一个偏远山区的房子,就算这房子以前很好,但也架不住它现在需要修缮的工程量不小,其实放在这个年代,买它远不如买市区,或者近郊的房子划算,后者升值也更快更大。
但她本就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赚钱是为了
啥?当然是为了自己开心舒服的,千金难买心
好。
这房子她买来不是赚钱的,以后卖出去的可能也不大,所以也就没什么亏不亏的了。
“这房子我先预定了”,亦清清当下便说,顺便又快速翻了几页:“还有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几个,我都想去看看!”
来之前,阿远也跟她说了,他那一万块钱就是打算拿来买房出租赚钱的,免得后边再花薪酬换阳世的钱。
所以他买房的事儿,亦清清也大致包揽了,打算给他也一起买些合适做商铺的房子。
反正这册子上大致合适的房子也不多,索都点出来,看看再说。
“这么多?”袁安春傻了,她几乎点了这册子上两千块钱以上的所有房子。
“没错,我们的预算是这个数”,亦清清比了四个手指。
“四千?”袁安春说了才反应过来,这明明最喜欢红安小筑,那就八千了,咽了
水,声音都飘了:“四万?”
亦清清点点,“没错,还请您带我们去看看,事后必有重谢!”
第3章 看房
袁安春是去年房屋买卖办公室分出来的时候,刚职的新职员,平时只接待过几个来卖房的,从来没有接待过什么来买房的
。
另一个办事员贾老哥每天忙成一团的出外勤,找房源,他却整天无所事事的坐在这里和主任喝茶。
舒服是舒服,就是觉得心里边不安稳,无聊极了才把房屋信息整理成册了,这回还是第一次接待整儿八经买房的,还是拿出四万块钱来买房的。
她点出来的这十套房子这四万块钱就能拿下其中七八套了!
他惊讶过后,满眼古怪的看着面前这两个比他还年轻的小同志:“你们确定要买这么多?”
他倒是不介意带她们去看房,这别挂售的房屋卖成了也是他的成绩,贾老哥都已经谈成一单了,就他还没开张。
不过钱多了没处花吗?咋用来买房?买这么多住得匀吗?有这钱啥不好?
“确定,您看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看房?”亦清清说。
罢了,别有钱没处花,他也管不着,袁安春想开了:“这么多,一天是看不完的,至少要三天时间,红砖小筑最远,得花一天时间去看都很紧,剩下的跑完也要两天时间,你看你想先去看哪个?”
“红砖小筑!”亦清清毫不犹豫的说。
其他的房子倒是其次,这个得先去看看,好的话拿下来才好。
去红砖小筑可是个苦差事,主要是远,通不便,坐几个小时公
车,下车了还要徒步走很久。
要不是这是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