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的病急
投医吧。
“余警官好。”
“同学你好。”
“别来无恙啊”……这句寒暄就免了。
“我有一个问题。”时间和体温的储存量有限,银霁开门见山:“假如一个珍
自己的生命,但别
都不珍
她的生命,最后她除了自杀别无他法,在这种
况下,她这个死
也应该扛下一切指责吗?”
现场的反应……可以称得上哗然。亲近的则纷纷倒吸冷气,黎万树更是呛得咳嗽起来,叁四个紧张的
掌伸出来为他顺气。
听到这一问,余成荣的中竟有一丝异样的满足。然而没等他开
,身旁一个年轻些的同事就抢着回答:“‘除了自杀别无他法’——你错了,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这种
况。各位同学也请注意,这就是青少年最常走
的一个误区:你们从小生活在象牙塔里,对外面的世界缺乏认知,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了,事实上,
生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不信你试试,再大的挫折,十年后回
一看,全是些
毛蒜皮的小事。很多时候,跟老师、家长多聊聊,心结就解开了……”
银霁缺德,但前讲礼貌,不好直说“我没问你,请闭嘴”。等陈词滥调一结束,源自韩笑的点名大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既然都是视力好的,她也尽量抬起下
,方便让目标读懂她的眼:“余警官,您觉得他说得对吗?”
不想失去暖手宝的孔秋几乎要扯掉银霁的裤子。她的型在说:“你
嘛?!差不多得了!”
银霁仿佛刚学会汉语一般,冒犯地、毫无语境理解能力地揭穿大的潜台词:“余警官,您也觉得自杀案的问题全都出在自杀者身上吗?”
刚刚讲话的同事很诧异,看着还有些恼怒,想要辩驳两句,余成荣挥手示意他坐下,拿过话筒,笑呵呵地亲自解答:“当然不是。”
看起来,这四个字还是有些分量的,台下的躁动得到了安抚,拽裤子的力道有所减缓。
“在我看来,”他接着说,“青少年自杀更像是一种黑天鹅事件,概率虽小,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处理起来要格外小心,把它们分别当成孤案来对待都不为过。”
银霁整张脸都像是糊上了一层雪花点。阿sr,鼻子都冻掉了,终于等来了一句真心话吗?
“请大家理解。”余成荣朝她点点,把和蔼的目光转向台下大多数
,“我们会做出刚才的发言,并不是在给
的痛苦排序,更没想过污名化自杀者。《阿房宫赋》都学过吧?‘后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
复哀后
也’,老实讲,
们是无法从孤案中习得什么经验教训的,这点我们全都心知肚明,可我还是要说,既然它已经发生了,生者就不应该再
究下去,因为沉浸在他
的悲剧中是最没有意义的。每次发生凶杀案,我们都会尽力调查犯
的身份背景、
生经历,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给他们争取减刑,更多的是尝试总结出一些犯罪分子的群体特征,方便公众识别和回避——因为
就是如此,比起同
受害者,更多注意力还是会放在如何避免相同
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不对?”
主持甜美地接腔:“说得好!”
“然而自杀并不能和普通犯罪相提并论。就像这位同学提到的一样,如果是受迫,那么自杀本质上就是在借刀杀
,一旦过度关注借了谁的刀,
们就会陷
自证危机中;如果死者只是一时想不开,那么
们更容易关注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
是什么,忽略了
常中自杀倾向的积累,更别提因为经历的不同,这根稻
对别
来说可能根本无关痛痒……因而,在
预工作中,自杀动机分析是最难做的,也是最不容易收获成效的。以我们现在的能力,也只能以普遍规律劝慰生者:请节哀、请保持前进的方向,不要为了一个永恒变化着的答案盘桓在原地;相信自己的主观能动
、相信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掌声响起。这位副局长还是一如既往地姿态谦卑,而银霁对他的好感度没有跌成负值的根本原因是:原来他也认为自杀是一种犯罪啊。
可他到底没能意识到,或者上不愿承认——需要劝慰的不仅是“生者”,还有相当数量的“生还者”存在。
发现远方的垂下
来思考,余成荣叹息道:“如果非要以负向思维提出劝告的话……唔,高中生嘛,最小的还有两叁年就满18岁了,我也不怕跟你们透个底——”
一旁的同事拉住他的袖子,满脸的欲言又止。余成荣摇摇,低声安抚他一句,坚持用整场讲座都不曾有的严肃语气说下去:“没关系,我相信二中同学的心理承受能力。各位,你们知道自杀行为的最大弊端是什么吗——是有极大的失败可能
。刚才提到的青少年自杀案数据,背后有着海量的未遂案例。就拿你们这位资助生的手法来说,跳楼致残的可能
比致死要高出许多,很多
被抢救回来,等着他们的就是高位截瘫、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虽然得以存活,却丧失了一辈子的行动能力——为了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