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八。前阵子他还跟我说家里掀不开锅了,想多租几亩祭田,但族里的祭田都有数了,我正为难呢。我看不如把你家的地租给他们家,至于你要的租子就由族里先垫上,等秋收再还。”
“春田叔一家都老实,不会欺负你的。”
傅文钰没有意见。
他肯定是不会种地的,而他不种的话,那租给谁不是租呢。而且由族长做中,也不用担心别
不给粮食,除非对方不想在村里混了。
“文成哥,其实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
傅文钰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道:“我爹不是留下一些书嘛,我这几仔细看过了,有些是我爹的,但还有几本是我外祖父留下的。”
傅文钰将自己带的两本书拿了出来,然后解释道:“那些书就和这两本差不多,都是关于科举的。我以前听我爹说过,它们要么是考秀才要用的,要么就是考举要用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我现在都用不上。”
“所以我就想着若是村里谁想要借来抄,只需要给一些粮食就行。我现在守孝不方便出门,还请文成哥你帮我问一问。”
傅家村是有村塾的,合适的孩子家里会送去读书,但不是所有
都能走上科举之路。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傅青山外还有三个
。
族长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傅文钰今天来,就是想问一问他们需不需要书。只要给一些粮食,他就可以把外祖父和傅青山珍藏的书借出去。
如此一来,他得到了粮食,并且得到了其他的好感。而需要书的
则得到了读书以及抄书的机会,可谓是双赢。
当然了,为了避免发生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惨事,他先找了傅文成这个族长,然后又点明了只借给村里的
。
这种况下,出意外的几率就很小很小了。
傅文成却没他想得那么多。
他也是读过书的,还跟傅文钰的爹傅青山做过一阵子的同窗。傅文钰说的这几本书他也听说过,对考秀才是有帮助,没想到周秀才死后竟是留给了傅青山。
若是傅文钰想要卖,他估计舍不得全部买下,但如今傅文钰却说只要给一些粮食就可以借来抄一份,傅文成顿时心动了,毕竟他的儿子过几年也要考秀才了。
傅文成马上道:“那文钰你准备收多少粮食?”
傅文钰道:“最少是一石,或者是三百文。”
一石就是一百五十斤,市价三百文左右。可不要觉得很多,因为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就要吃掉三到四石粮食。
根据原主的记忆,傅家村这片地方风调雨顺的话亩产大概是两石,一年也就四石。他的四亩地租出去一年能收到的粮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这么点粮食一家想要顿顿吃饱那是不能的。而如果一年能借出去两三本书,那三个
就饿不死了。
所以他才带了两本书出来。
傅文钰觉得自己提的这个价格并不贵,因为他刚刚说的那些书,如果单独去买的话,每一本都不会低于二两银子。而为什么不提更高的价格,当然是考虑到毕竟是同村,而且他将来继续读书的话,也需要一个请教的渠道。
今天低价把书借出去,那明天想找请教的话,
家也不好意思拒绝。
至于别会不会觉得抄书要钱,从而对自己印象不好,觉得他吝啬什么的。傅文钰觉得自家这种
况,村里的
应该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至于跟他计较这些。况且能供家里
科举的
家,也不会拿不出那么点粮食来。
果然,傅文成听到这个价格后,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粮食他家里有的是。
……
见傅文钰出一趟门,还真的带回了粮食,周氏喜极而泣。
“文钰,你真的长大了。”
“娘之前还想着,多做些绣活拿去卖,再买些米回来的。”
“没想到,没想到……”
傅蓉也很高兴,她伸出手去抓起一把微黄色的大米,扬起脸道:“娘,我们今晚吃饭吧,不要喝粥了。”
周氏擦着眼泪,“诶!”
傅文钰也跟着笑了起来,“娘,我们家的地租给春田叔了,族长说明天会先送一半的地租来。另外族长帮忙问过了,村里其他两个准备考秀才的,也打算借我们家的书去抄,所以他们陆陆续续也会送粮食过来。”
“我们家不缺粮食吃了。”
“你和妹妹也不要一直待在屋里做绣活,多出去走走吧。”
有了这些粮食,他们家今年都可以吃饱饭了。而明年他肯定也已经找到了解决家里困境的办法,甚至还用不了一年。
周氏答应下来,当晚就煮了满满一锅大米饭,然后一家就着咸菜以及其他在这时候能找到的绿叶菜,吃了一顿久违的饱饭。
然后吃饱喝足的傅文钰,就坐到了桌前。
他在思考以后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