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威胁。所以一开始不以为然,是因为知晓皇上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但李太师官高病重,族中并无男子可推荐为荫官,极有可能将为太子择取家世好的太子妃放到最后的折子上,加上太子带了平定山匪的功劳回来……
况并不算妙。
撇去这些朝堂之事不谈,只看太子的品行,就绝对配不上康阳郡主。
“莞娘,皇上虽然嘴上不说,我却知道,他一直是忌惮靖北王府的。惟有利用姻亲,才能稍缓猜忌。”靖北王妃握着顾菀的手稍稍用了些力,接着轻声道:“我早就知道,屿儿和宝儿至少要有一个和王室结亲,可宝儿的夫君决不能是太子!”
“你要是接受了品阶与封地,在皇上心中就是大半个靖北王府的儿了,你又与肃王结亲……宝儿的婚事也就能暂缓一些了。”
起码会缓上一两年,否则出了两位接连和靖北王府相关的皇子妃,岂非是太显赫了?
与此同时,顾菀想得更了些:王妃与郡主说的都是实话,但并非没有解决的法子。
此番与她说这些话,有六七成都是想劝她接下这份感谢之礼。
“母妃与姐姐都这样说,莞娘也不好再说旁的了。”顾菀长呼一气,应了下来:“只能感谢母妃与姐姐,往后定将视作骨血亲
。”
见王妃和郡主双双愣住,顾菀便抿唇道:“莞娘提前改了,还请不要告诉太后娘娘。”
“不过,母妃与姐姐放心,永福公主的事尚有影响,太子的婚事应当不会那么快的。”顾菀软声安慰着,心
却想起了另一个
。
……顾莲,她的好嫡姐,不是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嫁给太子么。
*
谢锦安在御书房给皇上打了一个时辰的下手,走的时候手中拿了三道明黄的圣旨。
一道是赐婚圣旨,一道赐封圣旨,还有一道是处置永福公主的圣旨。
为着不坏好心
,谢锦安先去了凤仪宫宣读永福公主相关的圣旨。
彼时皇后应付完前来领取宫务的淑妃德妃,正卸了面妆准备歇息,并派送银两去公主府打点。
见谢锦安携了圣旨过来,只能不不愿地在他身前跪下接旨。
谢锦安轻笑一声,用朗朗清声、不紧不慢地宣读圣旨:“……做出以上种种,罪无可赦。朕念及永福公主年纪尚轻、诚心悔过,从轻罚过:着,收永福公主所有封地,罚俸十年以济百姓,禁足一年思过,无朕旨意不得出。”
只留永福公主的封号。
“父皇的确是对永福疼。”谢锦安含笑的桃花眸望向容色青白、勉力支撑的皇后:“上一个卖官鬻爵的,儿臣记得是抄家流放、永不
京呢。”
说罢,他弯腰,将圣旨塞进皇后手中,眸光在那一瞬化作惟有皇后可见的利刃:“母后可要拿好圣旨,不然便是对父皇不敬呢。”
在皇后浑身一哆嗦的功夫,谢锦安的清隽背影已然远去。
他没空在这儿看皇后失态的模样,要先赶去寿康宫,接了皇祖母赐婚的懿旨,他才能安心。
罗公公在后面追得步履匆匆,简直是有苦说不出:他知道肃王殿下有喜事激动,只请体谅体谅比皇上还要大几岁的他罢!
第5章 第六十一章(修)
◎正式赐婚◎
谢锦安到寿康宫的时候, 意外看到顾菀立于门的树影之下。
夏炎炎,松柏青青,愈发衬得树下的
子眉眼如画, 雪肌盈艳。
一袭浅衣裳着身,如一朵迎风而立的浅
玫瑰。
“阿菀?”谢锦安双眸含了惊喜的笑意,快步迎身上前,在顾菀面前站定, 中不禁道:“时过午时,正是外面
毒热的时候,怎么这时候站在外
?”
“我在等王爷。”顾菀仰起娇面,轻笑道:“我听李公公说王爷从御书房出来了,便想着来门等一等王爷。”
她看着谢锦安俊面上薄薄的一层轻汗, 便递了手帕:“王爷既然知道毒热, 就该选
凉多的地方走,走慢些才对——王爷可用过午膳了?”
“同父皇一起用过了。”谢锦安微笑着接过手帕,轻声道:“我想快点来,所以就走得急了些。”
两正说着, 李嬷嬷就从里
出来。
看见顾菀与谢锦安站着说话,露出“果然如此”的,上前对二
行礼道:“太后娘娘午憩醒了,让
婢请肃王殿下和顾二小姐进去呢。”
及至进了正殿, 太后、靖北王妃和康阳郡主都端坐在座位上。
瞧见谢锦安手中的帕子,彼此换了个带笑的眼。
太后拿起懿旨, 笑道:“这还是哀家第一回 宣读自己写的懿旨呢。”
以往这活计都是李公公做的, 可见太后对谢锦安与肃王的喜欢。
李嬷嬷在太后面前放了两个厚实的蒲团。
定睛一瞧, 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