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坦言。”
赵霖大惊,“殿下为何这样说”
司马邳道:“当年王导手握朝政大权,南渡时又与三吴四姓达成协议,功绩震天,王与马共天下的言论就来源于他。你可知当时就有劝他代司马氏而王天下”
赵霖道:“王相与元帝谊
厚。”
司马邳嗤笑,“原来司马氏未被取而代之,全靠这般谊。”
赵霖说不出话来。
司马邳又道:“这些子,桓温身边会不会有
劝他取司马而代之”
赵霖自认年近半百,见识颇多,但听到这句,也忍不住瞪大眼,呼吸加,说不出话来。
司马邳却是语不惊死不休,“定然是有的,不然桓温这权臣可就太名不副实了。”
赵霖道:“殿下,朝中有王谢两姓在,桓氏不会有反心。”
“真是有趣,当初王氏势大,以外戚庾氏对抗,庾氏掌权,又以谢桓平衡,如今桓氏独大,王谢却凑到一起,”司马邳道,“听着倒与我司马家并无什么系。”
“定籍户,品其名位,为了废除察举制,可如今看看,九品定级,全被士族子弟充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还是选才分明是来稳固那几姓的权势。”
赵霖道:“殿下已知顽疾所在,更应耐心些,道病去如抽丝,治国也是一般,旁
心急,最多坏事,若是如殿下这般也心急,却是于国无益。”
司马邳挑了挑眉,“赵师说那里话,我不过一个闲散皇亲,疏散,随
议论,于朝廷并无影响,赵师授业如此有趣,我忍不住多说一些而已。”
作者有话说:
4
第4章 胡诌
卫姌和罗焕等说了半天的话, 一看正厅角落位置几个寒门士子有的练字,有的读书,专心致志, 似乎对他们的谈论不感兴趣。
卫姌已经从众中知道赵师定下的各种规矩, 比如半年一次小考,一年一次大考, 是由赵师针对每
学业进度设下的三问,只要能答出,就能留下继续学习,若是答错两问, 便要离开赵府,以后也不得以赵师弟子自称。
像赵霖这般的国学博士,最要紧的就是声名,若弟子中出了无德无才之辈,对他的声望也是打击,卫姌对这条规矩倒是不意外。
几聊了许久,渐渐话题就偏了, 开始说豫章城内何处好玩, 他们所说的好玩可不是寻常玩乐。这几个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士族子弟,刚好是对男
之事极好的时候,哪家的
郎貌美, 或是哪个伎子有风
,简直说的津津有唾沫横飞。
卫姌赶紧打断拦住他们的话,拿了一卷庄子出来, 道:“我初来乍到, 总该给赵师留点好印象, 各位兄长见谅。”
说完她就找了张靠窗的书案, 坐下看书。
罗焕等见她走了,闲聊骤然变得索然无味了。
“都怪你,突发想聊什么伎子,我看卫小郎君年纪尚小,还不懂子柔
,等
后一起玩再慢慢说与他听。”罗焕责怪刚起话
的
。
几嘀哩咕噜轻声细语地说了几句,又朝卫姌看了几眼。刚才还有
觉得卫姌
格冷僻,不太合群,可此时见她微微垂着
看书卷,窗外的光透进来,在她身上洒了淡淡一层,肌肤白皙,面薄腰纤,不满的感觉顿时烟消云散。
卫姌看大半时辰的书,刚开始因为厅堂内多有些看不进去,后来习惯之后就变得专心起来。她刚放下书卷,揉了揉肩,罗焕就过来问她要不要一起走。
卫姌没多想就答应了。今赵师不会再来授课,她留在这里不如回家,再者她生来就是士族,与豫章本地士族
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一行年轻士子朝院外走去,罗焕正提议过两晚上在揽月阁举宴,正好让他们这群豫章士族中年纪相仿的一群
聚一聚。众
都道好,
到卫姌时,她也只能笑着答应。
刚走到门,只见赵霖站在门前,他的面前站着个华服郎君,样貌生得极俊美。两
听见动静转
看来。
卫姌罗焕等脚步放缓。
赵霖和司马邳说了句什么,对众士子道:“还不快过来拜见殿下。”
卫姌等上去行礼。
司马邳扫了一眼众,道:“我看豫章此地
杰地丰,是难得的好地方,下月初我要在章山举办雅集,你们都是名门之后,又是赵博士门下,到时一同来吧。”
罗焕等大喜,虽然这样的雅集,他们身为本地士族一定会去,但由琅琊王亲
邀请,分量又是不同。
司马邳随后登上马车离去。
赵霖目送他离去之后,转身对众道:“琅琊王重才,雅集上定会出题考校,你们这些
子切莫贪玩好乐,回去好好用功,不要失了江右子弟的颜面。”
卫姌等齐齐应了一声。
此时已经是二月底,离下个月初也没几天了。一群年轻子弟也没了举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