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银子的柴火说送就送,孟溪还是第一次遇见。
虽然一捆柴火运进城里卖才十几文钱,但是积少成多,再加上
工成本,这半仓库上好的柴火绝对值一两银子了。
要知道他们家一整年的收成才不到十两银子,一两银子在他们靠山村简直就是巨款了。
就算是娶媳
,彩礼钱一般也才五百到六百文,这还是有点家底的
家才会给的。
要是没钱的话,彩礼也就几块棉布和
蛋或者腊
之类的,
主要是孟溪所在的靠山村完全窝在大山里,光是去最近的镇上都要几天脚程,没办法,真的都太穷了。
有了周蕴阳给的底气,孟溪现在没有了快要过冬的紧迫感,所以随便打了点柴火将背篓装满后,就快步回到了家里。
将打来的柴火整理好,孟溪就开始做午饭了。
这时张氏也刚好回来了,见孟溪正在做午饭,便走进厨房开始帮忙。
说是帮忙,其实就是张氏担心孟溪会偷吃。
毕竟中饭的油水是最重的,早饭晚饭都能随便糊弄点,但是中饭是两个下地的劳壮力的正餐,要是不吃好点,下地就会没有力气,很容易就会出事。
张氏好不容易攀上孟大河,可不想让自己再变成一回寡
,而且宋虎也是她的亲生儿子,自然也会心疼些。
中饭也是孟溪唯一能稍微填饱点肚子的时候,就算张氏再刻薄,也不会故意将孟溪饿死。
要是孟溪没了,整个家里的活计就要落到张氏
上了,她当然不愿意放过孟溪整个免费劳动力了,自然不会轻易让孟溪死去。
“好了,你自己去拿两个红薯烤着吃吧,要是被我发现你多拿了,小心挨打。”
张氏将做好的三菜一汤都端到餐桌上,正好孟大河他们也都回来了,一家
都埋
吃着饭菜,没有一个
关心孟溪吃了没有。
孟溪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区别对待,顾不上其他,连忙从篓子里拿了两个稍微大些的红薯,埋进灶膛的余烬里,然后就蹲在厨房门
等着红薯烤好。
其实有了主
给的大
包子后,孟溪就不怎么在意家里的饭菜了。
说起来是三菜一汤,其实有两碗都是后院自己种的青菜,唯一一碗
菜,也只有两三片腊
,至于汤,其实就是米汤。
大
包子不比这些饭菜好吃吗?
孟溪很有耐心,等家里
都吃完,开始午睡后,才就着烤红薯,吃完了一笼包子。
等收拾完碗筷,孟溪还闲不下来,用木盆装着全家
换下来的衣服,到溪边开始洗衣服。
很快溪边就有了几个同样来洗衣服的姑娘哥儿,还有不少都是年轻小媳
。
“孟溪,你爹和你后娘,还没准备给你相看
家吗?”
问话的是同村的姑娘小丫,和孟溪差不多的年纪,一样也是来小溪边洗衣服的。
虽然她家比孟溪家更穷,但是她身为姑娘家,可比哥儿好嫁多了,今年开春就和同村知根知底的农户大牛成亲了。
“还没有吧,我也不知道。”
孟溪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说,因为说多了,除了会招来更多的同
外,也无法改变任何事实。
“唉,如果实在不行,要不你还是把眼光放低点,随便在村里寻摸个汉子嫁了算了。”
小丫虽然话说的不中听,但是本心也是为了孟溪好。
“总比明年被官府拉去随便配个
好,不说是不是?”
“小丫姐,多谢你关心,但婚姻大事从来都不由我自己做主,就算我想,最后也要父母点
才行。”
孟溪何曾不想随便在村里找个知根知底的
嫁了算了,反正他这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
可惜他是个不易生养的哥儿,在门当户对的
况下,同样条件的
家肯定更愿意娶
子。
其实也有不少比孟家条件差的
过来求娶孟溪,可惜孟大河却觉得不划算。
他将孟溪好吃好喝养到这么大,最后却只用几匹棉布,几块腊
就给换走了,那简直太亏了。
再加上张氏嫁过来后,一直在孟大河耳边吹枕
风,说孟溪这样模样标致,会一门绣花手艺的哥儿,就算是送到镇上当妾都使得。
到时候孟溪去大户
家当妾了,从他指
缝里漏点出来,就够他们一家一年的嚼用了,难道不比嫁给村里的庄稼汉强。
听得多了,孟大河自然更瞧不起那些上门来提亲的穷小子了。
就这样,孟溪从十五留到现在快十八了,同龄
连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都还没有定下亲事。
“那好吧,我还想把你介绍给大牛邻村的表弟的,不过想来你们家应该是看不上他的。”
都是这么多年的同村了,孟大河和张氏的那点心思,小丫怎么可能不知道,真是可惜了孟溪这么好的哥儿。
只要是个正常
都知道正
娘子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