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苑楼阁中的审视与兴味不同,这一次他目光冰冷,上位者的压迫毫不遮掩,说出来的话也不加遮掩:“温姑娘好手段,一面对我说着明白,一面转便攀上了陆先生的学生,看来是本殿下小瞧你了。”
这话中浓浓的讽刺与质问。
温然垂首,色冷静:“殿下误会了。”
“误会?”赵启临转着茶杯的手一顿,他勾了勾唇,轻讽道:“误会什么?是误会你与陆彦私相授受,还是误会你对本殿下的心思?”
赵启临句句相,温然不能沉默不答。
“臣自知身份低微,从未对殿下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臣
与陆公子也未曾越矩。”
这话终是激怒了赵启临。
赵启临从未想过会有他得不到的子,他之前一直以为温然会是他的囊中之物,谁知半路出了个陆彦。
陆青铭和赵端宁同时帮陆彦提亲,父皇接着又下旨赏赐,他自知再动不得温然,但并非代表他会忍下这气。
她嫁与陆彦又如何,他要她嫁得也不心安,担惊受怕。
赵启临起身,他一步步向温然,语气越发
冷:“温然,你当真以为嫁给陆彦便会万事大吉吗?你以为你能过多久的安生
子?陆彦当真能一辈子护住你?”
“你有没有想过,今时今他选择护你,也许将来某一天,他会亲自拱手将你送出去以求平安。你生得如此容貌,从一开始便应该清楚,服顺才是你最后的路。你选择将自己的路堵死,那
后回
时必是要吃些苦
的,只是不知那时,你能不能受住那些苦。”
温然记得这话,上次在阁楼之中,赵启临也是这般威胁她——
“温姑娘,我想你应该是个知识趣的,莫要将自己的路堵死了,那时候再回
可是要吃些苦
的。”
赵启临中的
后,是指天下易主的那一刻,彼时若是赵启临登基,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结果?
温然不是没想过这件事,她并非不怕,只是她不想因为将来的那份怕,现在就选择服顺。
前路如何,无可知。
陆彦既然选择了她,她也要尝试去相信陆彦。
“前路如何,只有自己走下去才清楚,臣从不为没有发生的事而担忧。”温然冷静地道。
赵启临想要她惧想要她怕,她偏不。
“呵,原来温大姑娘只是表面看起来柔顺,骨子里也这么有傲气。”
赵启临双眸微眯:“那若是陆彦看到你我纠缠在一起,他还会愿意娶你吗?”
“殿下要做什么?”温然蹙眉。
赵启临上前几步,他伸手就要捉住温然的手腕,温然反应极快地躲开。
上次在琼苑阁楼中,她以为无望只能认命,这一次她身后有路,自不会让赵启临得逞。
温然避让到凉亭之外,赵启临刚上前一步,有侍卫急匆匆地走过来,在他耳边道:“殿下,陆先生和郑妃娘娘正往这边走。”
陆青铭和郑氏。
赵启临瞬间恢复理智,他冷冷看了一眼温然:“温姑娘,希望你一直有这么好的胆量,也千万不要后悔。”
温然垂眸不语,赵启临转身和侍卫一道离开,她方才松了一气。
只是不知,赵启临为何突然罢手?
温然走回长廊上,很快便见不远处有一男一走了过来——
男子约莫六十的年纪,一袭灰色长衫,温文儒雅,眉眼慈和;子温静柔和,已是
打扮,她衣裙素净,但衣摆间绣着银色暗纹。
温然听见一声“陆先生”,接着回看见了林韶乐。
林韶乐身后带着信任的侍,她过来时见温然安然无恙地站在长廊上,心里松了一
气,上前歉疚道:“是我的不是,早该让
亲自去接你的,也不会中间出了岔子。”
林韶乐没想到,赵启临会如此不甘心,竟在她生辰宴上直接拦,她得了消息便匆匆赶过来,生怕温然出了什么事。
“无碍,没有发生什么。”温然摇了摇。
林韶乐知道赵启临肯定说了什么,但温然不提,她也不会追问。
她们说话间,林韶乐也注意到前方来,她定睛一瞧,笑道:“真是巧了,陆先生竟与舅母一道过来。”
陆先生,舅母?
温然再次看向那两,她猜出那位陆先生应当就是陆青铭,陆彦的老师。
上次隔着花窗,她并未瞧见陆老先生的模样,所以刚刚才没认出来。
只是能让林韶乐称呼舅母的,应当有两
,要么是肃王妃,要么是已逝昭明太子的遗孀,郑妃娘娘。
温然本还不确定这位是谁,待听得郑氏身后侍的一声娘娘,便确定了她的身份——昭明太子妃,郑氏。
温然大概猜到刚刚赵启临为何会匆匆离去,不说郑妃娘娘,单是陆青铭,就足够让赵启临暂时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