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这小子知道,反正不管他们想到了哪儿,只要管住嘴,他就权当什么都不知道了。
沈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拿着筷子的手动了动,然后悄悄的坐正了身子,小声帮着解释了一句。
“二姐有补贴呢,一个月好几块钱寄到家里,还有好些粮票什么的,都是能买粮食的。我们吃的又少,粮食比别富裕些也是正常的。”
是不是正常的这不重要,只要理由合适那就正常。
这两个小啊,真是越发的机灵了。
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物资、回家
心下纠结再多, 沈冬说的事儿沈夏该帮还是要帮的,所以接下来的子,只要有点空,他就开始往周围去转圈, 单位后勤处也竖着耳朵去听些小道消息。这来来去去的, 你别说, 他还真搜集到了些有用的。
“大哥,怎么还有布袜子?这个我们都不穿了。”
“咱们是不穿了, 可在乡下却还是很有用的, 比如穿长筒雨鞋的时候,这个就很实用了。”
“下地用?可二叔下地从来不穿鞋的呀。”
“那上山呢?特别是巡山的那些, 哦, 还有挑粪的, 清理牲
棚子的,这些用不上?就是不
这个活, 真用不上,送
不也挺好?反正就四双, 没几个钱,多准备点总是好的。”
理由是不错, 想的也很周到,可沈单依然觉得自家大哥说的不怎么可行。小小的一个, 愣是叹了
气, 摇着脑袋,唏嘘了一句。
“我看够呛。别弄到最后白费了这一番好心。”
“那我就送二叔,这总不会费了吧。真是的, 好歹也是你哥我的劳动成果, 珍惜点行不?”
沈夏都让这娃说出火气来了, 赌气的来了这么一句。说完转就开始整理其他的了。
虽然布袜子是那个啥了点,可沈夏帮着买的别的东西却还是很靠谱的,比如四斤的棉花,如今棉花票都是稀罕货,也就是这边离着乡下近便,有些有心的农民,会在山里零星种上一些,所以只要有心,弄点东西去换,多多少少还是能攒下一些的。
另外还有个搪瓷水杯,这也是外很多
眼馋的好东西,一般一户
家能有一个就不错了,沈夏这个也是从后勤那边磨来的,还是个残次品。
“大哥,这么多,二姐那边的队友他们家真的能全要了?别没钱给,那咱们可就砸手里了。”
砸什么砸,这孩子近今天是不是有毛病啊,怎么说的都是丧气话。不对,不只是今天,这阵子几乎每天都要换个憋屈的调调,这是……
“家都说七岁八岁狗也嫌,三单啊,你这都过了这个岁数了,怎么反而比以前还讨
厌了呢?”
这让沈单怎么回答?他能说以前该犯倔闹腾的时候正赶上没爹了,心里憋屈,不敢闹吗?肯定不能啊,所以他嘴动了好几下,这才嘟囔了一句。
“还没娶媳呢,这就先嫌弃上我了。”
沈夏觉得自己这脾气啊,那是真的好。这样的孩子,没把他打烂都是轻的。
“你二姐明儿就回来了,你琢磨琢磨,就她如今打排球扣杀的手劲,你要是惹了她,身上的能受得住几下。”
这威胁相当有效,沈单瞬间就缩了不说,还眨一下眼睛,扬起了一个讨好的笑来。
“大哥,我和你最亲了哦。”
对,和我最亲,所以刺我刺的也最厉害是吧!那我可太谢谢你的亲了。
....................
又到了能回家的子,这一次沈冬并不是一个
出行,有队友一起。是的,就是那个要她帮忙买东西的队友。她急切的想跟着过去,看看东西有多少,顺带结算后将钱给沈冬。
此外杨灿也成了同行中的一员,他跟着去的缘故也很简单,因为那个为他送来父亲死亡通知单的叔叔,如今就在县里的武装部,他想要求帮忙安置工作,自然要上门一趟。
三个同行,沈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能大量带东西的机会,特意在省城的百货商店和供销社好好的采购了一番,大包小包的带回家。
什么?她能抽奖?不用买这么多东西?一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抽的出来的,二来家里总是莫名多出不该有的东西也需要遮掩。所以喽,有什么比从省城带回来更有说服力?
三个,五个旅行袋,这规模,看的那队友-张晓忍不住就想要扶额。
“你怎么买这么多,咱们真的能抗回你家?”
“不只是抗回我家,不定还要再抗回来呢。”
“啊?不至于吧,要是还要带回来,那你折腾个什么劲?”
“你傻呀,要是我哥那里帮你买的东西多,难道你就不用带回来了?是不是还要装回这行李袋里?”
还真是,她差点忘了这个。
“那,那,我这可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