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她的1979

关灯
护眼
她的1979 第1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卖生意啊。”

陈兰君抬眼看她,惊讶于她的敏锐,转念一想,作为铁路系统的子弟,能想到这个也正常。

胆子大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敢通过铁路来捎带货物倒卖了。

陈兰君沉吟道:“你怎么问这个?”

刘安安说:“你那袋子,还挺沉的。”

她皱了皱眉:“若是真有,你偷偷和我说,我还能帮你打个掩护。可千万被抓到了!我跟你说,上周,有个就被抓到了,立刻送到‘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学习班去了。”

陈兰君摇摇:“我真没做这个,带的都是些土特产,给家朋友的礼物,还有给你的呢。”

“还有我的?”

“当然啦。”

回来前,她特意去了百货商店和食品公司,买了好些小玩意儿。给朋友准备的,是花。这年卖的花样式很简单,不是黑的就是蓝的,但是质量很好,能戴很久。

刘安安拿到蓝色花后,立刻戴上:“好看吗?”

“好看,特别好看。”陈兰君笑着回答。

聊了一会儿,刘安安依依不舍地送陈兰君去坐小

“等过两天你回来读书,放假的时候一定要常来找我玩,一定哦!”刘安安反复叮嘱。

“好,我们之后会经常见面的。”陈兰君说。

说起来,如果按照之前的轨迹,陈兰君与刘安安是不会有此刻的相见的。她会老老实实呆在乡下教书,而她会在县里继续工作,然后随着时光的向前蜿蜒,两如同像两条短暂相会的铁轨,各自奔向各自的前路。后来,有一次回老家收拾照片,陈兰君翻到了之前的相册。黑白旧照片里,两个少紧紧握着手,笑容明媚。

可是,照片里那样要好的学生时代的朋友,其实已有十多年未曾相见了。

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理由,比起电影小说里因为上同一个而决裂的好姐妹,她俩的再不相见实在过于平淡,静静地失去了联系。

颠簸着起步,在隔壁大婶篮子里的母的注视下,陈兰君用力地向刘安安挥挥手:“回去吧,过两天见。”

又是几个小时的路途。

等陈兰君终于走在老家的田野上,已是黄昏。

夕阳晚照,洒在水田上,一片浮光跃金。

陈兰君回来的时候,小妹正在屋前喂,仰一见姐姐的身影,手一抖,糠谷撒了好些,引得们咯咯咯叫,大声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爸!妈!姐姐回来了!”

小妹将手中簸箕一收,一边向爸妈报信一边上前迎接。

爸爸陈志生从堂屋跑出来,妈妈郑梅从灶屋探出个

不同于陈志生和小妹的嘘寒问暖,郑梅板着个脸,只用眼上上下下打量了陈兰君一番,确认这丫手脚都是齐全的,也没有被打的迹象,这才松了气,依旧冷着一张脸,一言不发的进了灶屋。

陈兰君卸下身上的东西,小声问:“她还没消气啊?”

陈志生给她使眼色:“差不多了,你去,好好地和她道个歉。”

陈兰君依言跟进了灶屋,低眉顺眼的。

“阿妈,我回来了。”

郑梅不看她,依旧冷面地挥动锅铲,将大铁锅里的青菜盛出来。

陈兰君又凑到郑梅右边,挤进她视线范围内,眨眨眼:“妈,我错了——”

郑梅从鼻子里出气,没骂她,也没说接受了她的道歉,却说:“去,拿一坨腊来。”

陈兰君脸上有了笑意,应了一声,去取腊

在堂屋靠后的地方,屋顶吊着个竹篮,放下来,里边卧着一块黝黑的腊。这是特意留着,若有贵客登门或喜事发生时添菜用的。

取下腊,切一小块,自大缸里舀水冲洗,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块。

俩个虽不说话,但配合默契。

郑梅炒菜的时候,陈兰君用火钳拨动着土灶里燃烧的树枝柴火,调整火候。

天气好,天边有淡紫色的霞光。

陈志生将屋里的四方桌搬出来,挪到屋前的坪里。小妹从橱柜里抱出一叠白底蓝圈土瓷碗,依次摆好。陈兰君则忙着在灶屋与露天餐桌之间传菜。

等到灶屋里的郑梅停止挥动锅铲,晚饭也该开始了。

的一碗炒腊摆在四方桌中央。

围坐在一起,同村邻家养的黄狗嗅见风中的香,颠颠地奔过来,在桌子底下围着腿转悠。这是一只才一岁的小狗,扔一块皮过去,狗尾左摇右晃老半天,甚至愿意就地打个滚儿,露出柔软的肚皮以示友好,憨憨的,很可

陈兰君于是又丢了一块,再度收获小狗赠送的一个热蹭蹭。

饭桌上,小妹叽叽喳喳问着陈兰君的经历,“姐姐,你摆摊是不是要很早起来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