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子“哎哎”两声,好似很理解,回等一众
走远,她脸一拉,一脸的刻薄相,兀自自言自语:
“谁信呐?带这么多娘家来,打狼啊?也不怕把夫家搬空喽,明儿个我就出去说道说道去。”
第270章 侄儿们
石婆子如何想,姜娴无所谓,反正这也就背地里挑唆几句,于她和顾珩的生活不会造成任何实质
影响。
她开了自家大门,几个哥哥不用她说什么,进来后,就自发的起活来。
哥哥们很随意,倒是姜小大到姜小四几个,乍一站在自家姑姑家宽敞的院子里,一时也不知道做点啥。
尤其,小二到小四很是有点唯姜小大马首是瞻的意思,这会子,姜小大自己尚且有些局促,他们便也楞楞的站着,一副手脚没处放的模样。
他们和姜小五到姜小八不一样,尤其是小七小八,来姑姑家玩儿是常态。
姜娴才结婚一月有余,这顾家大门往哪边开的,里面什么布置,他俩溜熟。
要知道,他们便是上学,也是在大队里,放学早,回来后成疯玩,姜娴没结婚的时候,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很长。
便是结婚后,可能对他们来说改变并不大,他们还是能跟着小姑吃喝玩乐。
姜小七比姜小八憨实,他是四哥的长子,子上的憨厚,反倒是更像了他三伯。
有一,他美滋滋的吃着姜娴给他准备的点心,说:“我真想每天住在小姑姑家。”
姜娴就逗他:“小姑姑家房间还空了好几间呢,你想住便住,小姑姑给你铺床,不过,你得告诉姑姑,为什么呀?”
他高兴坏了,然后老实的告诉姜娴:
“在这儿没有大盯着,大
眼睛比老鹰还厉害,感觉多吃一颗米都能被大
发现,然后揍
。”
听的姜娴哭笑不得,还真跟姜小七掰扯过一回:“大都是吓唬吓唬你们,实际上很舍不得你们的,啥时候真的打过你们?”
事实确实如此,姜大伯母这,吃亏就吃亏在她那张嘴上哦。
随着姜家的孩子们大了,有出息了,姜家的子越发的好过了。
莫要看大伯母成指
骂鸭,再不行她还能拿着锅铲子、扫帚追在儿孙后面,可是当真是吓唬
居多,也有揍孩子的时候,但她那搞搞拿起,轻轻放下的模样……真是,吓唬谁呢?
要说疼孩子,姜大伯母那肯定是翘楚,尤其是对孙辈。
这最显而易见的一点,旁的家的小孩子,哪家不做事的?
平里村里多了去了,三四岁就跌跌撞撞的跟着大孩子后面,割猪
、捡麦粒、洗衣服、采菌子、摘野菜……
不过,姜家孩子的却不多。
这首先,咳咳,姜家猪领的少,去年麦收大队刚养猪来着,姜家作为大队书记家,要给村民打样,但也不能自己养太多,那就成了与大家争利了,所以就领了一
。
然后,那猪本就是要给大家打样的,所以,大伯母压根儿不放心让旁
伺候那猪,每
给那猪洗洗涮涮的,就连打猪
的都是二伯母,唯恐那猪吃不好喝不好。
至于其他家务活,基本上,大伯母也不指使自家孙子们做事儿。
而且,也不到孙子们
活啊,这不是有儿子们,儿子和侄子们指使起来,姜大伯母可不心疼。
尤其是大孙子,姜家这代的长孙姜小大,姜毓兴同学,那是老太太的心肝。
他就比姜娴小两岁,如今也十七了,今年上半年,就能把高中念完,原本在家里,他的地位就比较超然了。
老太太便是分蛋给大家伙儿吃,唯独他和姜娴可以得两个。
能和姜娴并驾齐驱的,哪怕就这一件事,他也是独一无二了。
可见他在他心中的地位了。
不过,除了这点特殊,姜大伯母对其他孩子们都是一视同仁的。
这点子事儿,家里也由着她,毕竟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嘛!
不过,她老儿子也就是姜老三,她倒是对他和对姜老大没区别,她倒是把一腔怜给了姜
国。
姜娴每次听她爸嘚瑟的讲古,说自己小时候,每次他跟姜老大和姜老三打架,他大嫂都拉偏架,偏着他呢。
姜娴也是无言,她爸也是好意思的,说起来,他年纪比她大哥还大两岁呢,比三哥要大六岁……
这都大这么多了,摁着侄儿打不说,大伯母还要拉偏架?!
她大哥和三哥也太可怜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姜娴对几个侄儿是同等喜欢的,姜家也不知道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之下,厚积薄发了还是咋滴,纵观姜娴这一代的侄儿们,各有特点,但本都很优良。
姜小大这个大侄儿,这孩子本纯良的很,纯良又憨厚,很有当哥哥的风范。
他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