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套清乾隆年间的描漆茶具,其中,茶叶罐,茶壶和四个茶杯,一应俱全,且保存良好,非常难得和珍贵。
这些年,顾珩致力于寻找这些个老物件儿,姜娴很支持他,夫妻俩一道研究这些古物,甚至参与修复,倒也颇有乐趣。
之所以决定送这个,一则丁叔丁姨本就是研究古物的老教授,东西在懂行的手中,便有价值,也会被
惜。
二则,也是为了感谢这些年,丁姨对顾珩的照顾。
丁姨和顾珩的母亲是旧识,顾珩的母亲不在后,丁姨既是顾珩在漆器认识方面的师傅也算得上半个母亲了。
丁叔和丁姨本就这个,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两
都不是矫
的
,丁叔还开玩笑说:
“看在这些的份上,对于你们居然不带我最喜欢的狮子来看我的事儿,我就不生气了!”
丁姨这会子一改之前的沉闷和温柔,许是重新回到华都,多年的郁气一扫而空,她多了些飒爽本,怼起自家男
,那可一点都不柔
:
“呵,还吃狮子?你不知道自己有血厚的毛病?是我不让小娴做的,你要对我生气么?”
血厚病其实就是脂浊病,得忌,要吃清淡的饮食,切记不能大
吃
,大碗喝酒了,否则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这对于中
的丁叔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
丁叔一听自家老婆提这个,心里就烦的很,他至今都不愿意相信,心里不信,嘴上就念叨了:
“我瘦的很,哪有这些怪毛病……”话没说完,却在自家媳儿越来越“和善”的笑容之中越说越小声,终至再不敢说出一个字。
自家老婆,对外那是无比温柔,特别有涵养,尽显大家闺秀的本色,可是对他,就不是这样滴。
丁叔委屈啊,可是不敢说。
看丁叔不说话了,丁姨才满意又喜笑颜开的把那套茶具珍而重之的收好,和顾珩以及姜娴道别后,包袱款款的走了。
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结束了,却没想到,隔了一个月,丁叔就拍电报来,说他放在家里客厅显摆这套茶具的时候,被他的一个老友看见了,认了出来,是他家的家传之物。
物归原主的况下,那土豪老友送了一坨金子给他。
这事可险些把丁叔气坏了。
丁叔对这事儿介意到什么程度呢,拍了电报还不够,为了表达他的气急败坏,他还特地写信来详细的告知了这事儿,直言他那老友像土匪,把他徒弟给的宝贝抢走了,扔了一团阿堵物恶心他……
因为,他不想看到这堆阿堵物,就托给顾珩送来了。
丁叔中的阿堵物,就是那坨金子。
顾珩收到信的时候哭笑不得,他也知道丁叔什么子,自是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估计呕死了,这以后,怕是许久都不敢再显摆手中的好物了。
谁又能想到有这么巧的事呢。
说白了,丁叔这运气实在是不好,怎么偏偏就显摆的被主
给看见了。
说回金子,金子顾珩也不缺啊,他可是有大黄鱼的呢,这金子,说是一坨,还真是一坨,既不是金砖,也不是金块的,更不是金条,没什么形状,看着是挺丑的。
所以他便去市里把金子融了,找了一个特厉害的匠,给媳
儿,还有孩子们都打了金首饰。
顾珩知道姜娴的品味,媳儿喜欢
致高雅的东西。
所以,他特意自己设计了款式,然后送给匠,特意嘱咐他做的细巧又
致。
至于给孩子们的,他就没花太多心思,都是属相的,便是这么用,金子只用了十分之一。
在姜娴生的时候,姜娴就收到了顾珩送的
心礼物。
非常合乎姜娴的心意,也是到此,姜娴才知道顾珩做了什么。
她是感动之余,对于自家男,是越发的满意了。
这些年,感觉他们之间的感是越来越细水流长,却又静水
流,离不开彼此。
抛开自己的礼物,姜娴又看孩子们的金坠子也非常漂亮,知道金子还有剩,便想着,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给顾家、姜家、冯家的孩子都打了小金坠子,既然都打了,也不缺大丫家的孩子这一个。
怎么着,她都是小旭旭的妈呢。
第343章 是梦是真?(一更)
给孩子们做了小金坠子,姜娴得了一套独一无二的金首饰后,还剩下的大半坨金子,顾珩便把它们熔成半盒子小金珠子,给媳儿搁家里收着呗。
出了周扬平家的大门,顾珩心知媳儿虽然没提,自然是关心自己成绩的,便道:
“咱后天不是要去江叔家拜年,到时候咱问下就成了。”
其实,比起问江叔,问顾云开也成。
但这厮年前就出去集训了,不在部队里,顾珩压根找不着他。
至于顾家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