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普通。
这修武的根骨,还是【道果】一步步固化的。
“明光见,
光圆融,
气三宝充沛,修道,蟾光自现,此谓上智。”
老道士略作沉吟,“晓坎离、明阳,骨
相匀……为中睿之
。”
“两者之下,皆为下愚。”
“贫道,也只是下愚之,居士不必见怪。”
他又补了一句。
“上智、中睿……”
“这两者,可有比拟之?”
徐行心中一动,再问道。
“上智者,当为紫阳真、重阳真
、扶摇子这等开创一脉的先祖……”
“中睿之……”
说到这里,老道士闭不言。
徐行见此亦是明了。
涉及到道家先祖,如果晚辈说先祖只是中睿,而非上智,难免有“非议”先祖之嫌疑。全真儒释道三教合一,为尊者讳也是懂得的。
故此,上智可说,中睿、下愚不能说。
“吕祖等仙家呢?”
徐行再问。
“不在此列。”
老道士摇。
“明苍道长,我这下愚之,该修什么法门?”
问完话后,徐行提起了观的正事。
“唯有尸解之法……”
“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第4章、帝紫命格
老道士怀抱拂尘,缓缓说道。
他修的道法,走的也是尸解一途。
相比于尸解仙,天仙、地仙这两个道途明显更好一些。只不过力有穷尽,他只是下愚之
,又生在末法之世,只能去走这一道……
“尸解仙?”
徐行吸了一
气。
坦白来讲,他对尸解仙这个词汇并不陌生。在来金仙观之前,他也看过一些道经,知道一些关于尸解仙的介绍。
尸解仙,是最下一等的成仙之法!
不过……能修成尸解仙之,也非凡类。
譬如大名鼎鼎的道家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修的就是尸解仙中的水解法。
其曾题过一诗:“九十岁时尸解,时
犹见是童颜。”
看似尸解仙是下等之仙,可这也不是谁都能走通的。
……
“弟子愿学尸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