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给你带句话,让你回娘家看看。她自个儿不敢主动过来你家,想着你能回去一下。
不过大哥也就给你带句话,没别的意思。你要是不想回娘家,就不用回去。”
第章 打探消息
说到林母那个葩,林薇是没啥好印象的。
就是个伏地魔,脑子拎不清的。
别说林母想着坑她了,其实连带着家里的其他孩子也是一块儿坑的。
林母的思想就是尽量的帮衬着娘家,侄儿侄比亲生的儿子
儿还重要。
林大哥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母亲什么样的德行,所以很能理解为什么林薇要和娘家撕脸皮,如果林薇不愿意回去娘家,林大哥也是能理解的。
所以这会儿,林大哥并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她,反而很支持林薇的做法。
林薇应了一声,“好的,大哥,我知道了。你回去和她说一声,除了她死了我会回去奔丧,其他时候就别指望了。”
林大哥哪敢将林薇这话带给林母。
回去了以后,只说了林薇不愿意回来。
要在以前,林母估计直接上门闹了,这会儿却没这个胆子。
没办法,林薇那丫太凶悍了,连她这个当娘的面子都不给,林母哪儿敢去招惹她呢?
说起来,林母心里也是十分后悔的,早知道林薇有一天能这么出息,之前就不应该把事做得太绝,如果现在没有扯
脸皮的话,也是好说话一些的。
如今都已经撕脸皮了,想要找林薇帮忙做事,那是想都别想了。
林母不过来,林薇也省了一桩麻烦事,毕竟看到那个自己
都疼。
但她要是真敢过来,林薇肯定一点儿都不带,客气的。
林薇在家里呆了半个月,苏庆华也从京都回来了。
知道林薇来生产队之后,苏庆华自然不会再去京都。
难得放假,可不得和媳儿还有孩子待在一起。
可惜乡下条件不如城里,吃喝方面不差,生产队也没有通电,大夏天的用不了风扇,还是比较热的。
等到生产队通电,估计至少也得等到八十年代,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还有九十年代才通上电的。
所以说城乡差距比较大。
有条件的话,还是城里好点,各方面都便捷很多。
这时候,有些差距还不是特别的明显。
等到了后世就会知道,不管是工作机会还是教育条件,或者是医疗条件越到大城市资源越好。
而到了九十年代,打工一度火热,留在乡下机会太少了。
这天,一个知青找上门来。
林薇还以为和瞿静一样,又是惦记着苏庆华的。
没想到这一次的倒不是。
因为来的知青找她,而不是苏庆华。
来的知青,倒是挺有礼貌的。
过来时,手里还拎着几个西红柿和黄瓜。
而来的知青,正是赵玲。
“嫂子,我听说你从京都来的,消息应该比我们在乡下要来的灵通。
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风声,说我们这些下乡的知青可以回城的?”赵玲问道。
见赵玲满眼的期盼,林薇估摸着这些知青是真的适应不了乡下,都盼着能够回城呢。
林薇想了想,还是告诉了赵玲,“倒是听说了一些,大概过两年知青就能回城去。”
到了七八年,下乡队的运动就结束了。
第7章 抛夫弃子
到时候,这些知青们就可以回城。
不过林薇看过相关的历史,很多在乡下成家立业的知青,抛妻弃子,直接自己一个回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