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避暑,太皇太后也在,老太太
讲一些老故事,皇帝与妃嫔们都笑吟吟地听着。如今再摆起瓜果与琼浆,举目四顾,才发觉
世光
竟迅疾如许。如今满目空寂,虽然珠翠琳琅,香风送耳,无一不是恭恭敬敬。
绵绵忽然觉得有些可悲,她眯起眼在夜风中回想,自己家的消夏与这
宫禁是全然不同的两幅景象。一大家子
团聚在一起,几个淘气的弟弟们争先恐后围着大哥哥,等他们把井里湃好的瓜果卷上来,刀刃贴在上
,西瓜就嘭地一声裂开,带着森森凉气。
年轻的妯娌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聊内宅,聊孩子。爷们儿聚在一起划拳喝酒,喝得醉醺醺,其中有惧内的,偷偷把杯中美酒换成水,不让妻子担心。
这宫里,还是有些太寂寞。就连高坐的天子,也是孤孤单单的,连个能和他说说话的
都没有。
时有风过,吹散飞云。河汉涓埃,玉宇澄明。年幼的公主在惠贵妃怀中咿咿呀呀地认着星星。
“这一颗是璇玑…这一颗是玉衡…额捏,这一颗唤作什么?”
贵妃并不认得。
倒是坐在一旁的皇帝忽然出了声,他目光清远,两眉之间有散淡的闲愁。
“这是摇光。”
摇光,摇光。
绵绵忽然想起,当时太皇太后跟前的芳姑姑去迎
,唤的是一声“摇姑娘”,西暖阁里奉错了茶,端太福金
中是一声“摇姑娘”。
绵绵下意识去看皇帝。
皇帝却仰
看着天空,还是那样沉默寂寥的色。
这么些年…这么些年……
这十二年。
绵绵恍然大悟。
这些年被他保存得无限好,他把自己伪装起来以为能够骗过自己骗过所有
,辛辛苦苦的防备在一个毫无征兆的黑夜中悉数土崩瓦解,轰然倒塌。
脑海中那些琐碎凌
的印象纷至沓来,小姑

中的蓝戒子…紧紧攥着的蓝色的一角…随安室午睡时半梦半醒之间的那一声错错,究竟有多少温柔又有多少
的错错,与舒大
中的那一句匆匆带过的错错,猛然重合。
太皇太后曾说,连一个像的也不要。
后宫之中从没有一个
像她,因为所有
都不会是她。
山河万里,故
长诀。
原来他们自当年一别后,已过了这若许年。
从畅春园回紫禁城的第一夜,万岁爷去了慈宁宫。因为太皇太后崩逝,慈宁宫已经空置。守在慈宁宫的苏嬷嬷颤颤巍巍地开了殿门,他一个
在西暖阁坐了很久很久。
他的玛玛是真的不在了,包括他所依赖与贪恋的一切,最终都抵不过时序匆匆的洪流。
满堂空寂,偶有虫鸣,不知是夏虫还是秋虫。
后来绵绵到了二十五岁也被放出宫了,那天天气很好,阿玛与哥子在宫门前等她。为了来接她,一向省吃俭用的阿玛甚至替自己与哥子置办了簇新的衣裳,还雇了辆马车。
寿春与绿豆早已放出宫,巧巧成了惠贵妃宫里领班儿的宫
,还有些时常在宫中聚起来扯闲篇儿的姐妹,都来送她。
她奋力朝她们挥手,一
扎进熙攘的
群里。
绵绵想,不知道往后史官会怎样评价这一段时光,这一位帝王。但是她想那一定大多都是赞颂的词句,至少他的百姓们是这么想的。
她最后一次回过
,看见连绵不断的琉璃瓦,看见朱红色的宫墙,这也许是她
生之中一段很重要的经历,但是她会有更好的生活,一定会的。
她忽然想起熙和二十八年春,万岁爷不知道怎么,忽然要到城楼上去,身后照旧是乌泱泱一大群
跟着,他站在城楼上,负手往远处看,看见京城烟火,看见远处山岚。
那时太皇太后已经离去有一年了。
李谙达是最有眼色的一个
,找准时机就要恭维一番,谙达呵着腰说,“主子励
图治,主子文治武功,主子富有四海,真是一代圣君!”
跟在万岁爷身后的众
挤眉弄眼地发笑,绵绵也想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半分也笑不出来。
万岁爷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默地看着,认真地看着,绵绵就站在他身后,悄悄抬起眼,看见无论去哪儿都会被
簇拥着的君王,一个
站在前
,两侧都空空
。
过了良久,才听见他轻轻自语,“这世间万物向来,很美很好。可太美太好的东西,我向来得不到。”
那样黯淡又失落的语气,她在御前这么久,竟还是第一次听到。
后来的
生循规蹈矩,在漫长中品咂出
子淡淡的味道。等到绵绵再次听见关于紫禁城中那位君王的消息时,她早已嫁为
,是几个孩子的讷讷。
这数十年有顺遂有蹉跎,好在家里男
争气,一路做到公中佐领,归在端王爷所领的正白旗下。那天几个小儿子不知道从哪里捡了些小棍子,在院子里为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