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关灯
护眼
第230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易,完全的以物易物。

京城也会有部分的以物易物,一般是用米或者布。但是福禄县不同,在这里,米或者布只是一个衡量的标准。他们用这两样东西估个差不多的价,然后就直接把货物换了!拿换酒、拿果子换绢花等等。

又有方言,过一条河、翻一座山,说的话就似是而非了。不能说完全变了,但又彼此听得不是很懂。

到了福禄县,因为前任县令不大管事儿,致使县中许多事务为当地的小官小吏以及士绅把持。现在祝缨这个县令反而像是被架空了。到了的一天,大家来拜见她,并无向她汇报什么事,一切都是太平无事。颇有点让她“垂拱而治”的意思。

这与祝缨的计划不谋而合,她也就不动声色先窝着。她的家却有点沉不住气了。

祝大和张仙姑的本意是到一个远离京城的地方躲一躲,好好地过子。一路走来虽累却又有几分威风,两心思也就活络了一点。以他们的经历,回忆当年县令的威风,以为自己一家到了福禄县也是个土皇帝的存在。

真到了福禄县,两心都凉了半截。

福禄县的方言就与州城、府城又是一种不同!别说他们了,祝缨都得现学。县衙是空旷的,家具得现攒。才到了福禄县没两天,祝缨就开了个路引,把郑奕派来的大车连同车夫都打发走了。

若大一个福禄县,“自己”就只算下自己一家,祁家父、侯、曹、吴、杜,一共十。别说话他们也听不太懂,更不要提听他们的吩咐了。

祝大和张仙姑也抖不起来了,连着数都在后衙里忙着安排家务。在京城的时候,家务有祝缨安排,现在他们俩也不能让祝缨亲自到街上买水缸、买铁锅不是?

他们又花了小半月的时间,才将后衙收拾得勉强有个家的模样。再回看祝缨,她在这段时间里,竟是什么事都没有做!闲来无事就换身便服往老街上随便找个地方一蹲,心好了就上茶楼里坐一坐,有时候还让姑娘唱两句小曲儿。逛街回来还给祝大捎件蓝布小坎肩穿。

老两面面相觑。

祝大道:“我去跟她聊聊。”

张仙姑道:“你能聊个什么?!”

“那你能说个什么?”

张仙姑道:“要我说,叫花儿姐跟她聊聊。她们两个都读过书哩!”

“我也读过哩!”

“花儿姐教的呢。”

“我是她爹!”

“我还是她娘呢!”

拌了一回嘴,祝大最终妥协,回去擦骨灰坛子了,张仙姑便将事托付给了花姐。

花姐内心也是很忧虑的,在京城的时候,祝缨是何等的进退自如?大理寺那样的地方,与种种大案、各路权贵打道,祝缨都能应付得很好。不过数年,在京城家都安下了。可是到了这个遥远的福禄县,祝缨一连这些天都没个动静。

她端了一壶凉茶送到了祝缨的房里,祝缨正在竹案前看书,抬道:“担心我?”

花姐笑笑:“有一点儿,担心你心里的事儿太多,又不肯说出来。”

祝缨道:“是有一些。”

花姐道:“饭也要一的吃,无论你有什么念,也别都一下子就想都做好。我想无论是王大又或者是旁的什么,起初做事的时候,也不是一句话就所有都听从的。”

祝缨道:“是你自己说的,还是爹娘叫你来说的?他们这两天总在外面绕着,又不肯进来对我讲。”

“都有。”

祝缨道:“你对他们讲,我正在琢磨事儿,不碍的。”

“好。”

“再等等,我再看看,才好动手。”

花姐道:“你想好了?”

祝缨微笑道:“一点点。”

花姐道:“你要怎么管呢?”

祝缨笑道:“当然是先理账!不然我带祁泰来是什么的?这些子,我都在外面逛,先叫祁泰看账呢。我……”

她想说下去,外面小吴一汗地跑了过来,说:“大。刺史大派了来,召您去刺史府!”

祝缨与花姐对望了一眼,花姐轻手轻脚地退到了后衙,祝缨道:“呢?请过来。”

第29章 开会

刺史府派过来的官话讲得很溜,小吴与他谈时只觉得身心都是一阵的畅快。气也亲呢了起来,问道:“兄弟,怎么称呼?”

“鲁,鲁二。”

“鲁二哥,请。”

鲁二汗湿了衣服,他在门外整了整衣襟,端端正正进来给祝缨行礼。祝缨见他三十来岁年纪,也整齐,先说:“一路辛苦。”再问他过来是为了什么事。

鲁二道:“刺史大说,祝大初来或许不清楚一些惯例。我们大并非只在州府里高卧,也时常出来巡察。又定例,凡本州县令每半年要往刺史府去叙一回职。今年过去快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