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关灯
护眼
第263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不怕顾翁会中途突然提价,顾翁也不怕农记赖账——县衙的差役不是吃素的,必要的时候祝缨可以力为双方催债。

将开理顺了,祝缨就不再亲自处理每一份租约了,她还有自己的田要看呢!公廨田自有打理,她要看的是试验的那一片小田地。天时不等,那片地比较贫瘠,没有别的好办法,就是种。不管种什么,先狠狠地犁,然后播种,引水,除,施肥……

她急切地盼望着囚犯早些到来——其中有六名犯是因两村械斗被流放的农夫。械斗常见,械斗死也不罕见,认真点的地方官抓了来判通常不至于都给判了死刑,大部分出了命的械斗是有流刑的。

终于,在春耕快要结束的时候,流放的囚犯们到了!

押送的差役也累得要命,犯比差役还要累——他们有扛枷的、有枷上还挂着行李的。一路走到福禄县没死算是大家命大,也是因为大理寺选的时候没把老弱病残派了来。这些的年纪大概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年纪非常合适。二十四里,有二十个男,四个

但是祝缨一眼看过去的时候,发现除了差役,竟有二十四个男、七个。多出来的并没有披枷带镣,虽然颜色憔悴、灰土脸却都是普通的打扮。

祝缨对差役道:“一路辛苦。”

差役这才笑道:“不敢。小这回可算差啦!公文在此。”

差役将公文递上,祝缨收了,又还他一份接收的公文、盖了印。差役笑道:“割完毕。”又指着给祝缨介绍:“这个是兽医的妻子,必要跟着过来。那一个是石匠的儿子……”

多出来的是家属。祝缨心道:旧营还没收拾好呢!住不了这些跟来的家眷。

她转念一想,也不拿把流放犯打一顿,而是验明了正身之后将往牢里一关,又将几个家属命带到县城的庙里去,省得他们生地不熟的四处蹿租不着房子。

安排完,让小吴招待差役吃饭,又批了五贯钱给差役当回去的路费。

差役笑着接了,一个劲地道谢:“大慷慨。”

“五贯钱可管不了这一路,添补些茶水罢了。”

打发走了这些,她先提了石匠过来,她想先办识字碑的事儿。无论之后要多少事,有称手的都是最重要的。

第44章 匠

石匠跪在堂下,心中惴惴。

从犯罪到现在他也知道官府的一些惯常做法,比如一见面就来一顿好打。

杀威二十起步,遇到心狠的上官就是上不封顶,四十、八十都有的,还有直接打死的。官员没有责任保证每一个到“烟瘴之地”的囚犯长命百岁,报一个“水土不服”又或者“妄图逃逸”都算是正当的死亡理由。

祝缨打量着石匠,这在案卷上写的是四十岁,已有了白发,一部糟糟的胡子,一身短打扮,光脚穿着双脏兮兮的麻鞋。石匠的胳膊比寻常粗些,手也显得有点大,整个灰扑扑的。

她早看过石匠的档案了,石匠是杀了弟弟和侄子才被判的流刑。因为他是兄长、伯父,身份占优,所以没给他判死刑。杀的原因案卷里写得比较模糊,只写了个“不和”,具体怎么不和的也没写,石匠也不肯多说。事实俱在,就给判过来了。

祝缨道:“你儿子跟过来了?”

石匠心里一突,慌忙说:“小儿并没有杀!”

“嗯?不打自招?”

“不不不不,真的都是小一个的!”石匠拙,只会反复说事都是他一个的,跟儿子无关。

祝缨摆摆手,衙役们就喝止了石匠,他们跃跃欲试,有点想打

祝缨没有再提石匠所犯的案子也没有要先打他一顿的意思,转而问起石匠都会什么。石匠道:“凡石上的活计,都会!”

祝缨问道:“会刻碑么?”

石匠道:“那算容易的活计了。只要有稿子,做起来就简单些。”

“仔细说说。”

祝缨会许多杂活,比如木雕之类,甚至能自己在乡间搭窝棚,但不包括跟石仗。凡要用大力气的活儿,她都不怎么会。雕个小印章还行,石匠的活儿她就没怎么过了。

石匠道:“第一要选好石料……”

遍地都是,适合刻碑的石材却需要用点心来选,不是所有的石都适合用来刻碑的。碑常会经受晒雨淋,得防这个。石材不能脆,那样动工的时候就容易坏。如果是用来作碑,就需要比较大块的石材……

他讲起本行来比说案子话多多了,祝缨又问他工期:“我要刻十六篇短歌,每篇一通碑,百来字,要多久?”

“看工。熟工就快、生手就慢还不好,要好看点儿就费力,胡刻点儿就很快了。想要刻得字些也更花功夫,只在碑面上胡划几道浅痕就会快。字大字小费工也不一样,字太大和字太小的都更费劲,差不多大小的就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