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修补不大看得出来了,路上还有一些土像是新铺上去的,估计是近些年的手笔。
阿苏主指着前面,说:“拐过那个弯,就是咱们的地方啦!”
原来这一段路的归属还不太明白,这也是其时的常态,许多边界不太清楚的。有时候图上画得清了,实际在谁手里还不一定。祝缨留意看着,这一段都是山林,也无什么家,也无什么田地。鸟鸣声却传
耳中。
一行因赶路而稍显沉默,他们并不时时
谈,只有遇到值得说的时候,赵苏或是阿苏
主才会对祝缨解释一二。
到了中午的时候,他们已骑了半天的马,路竟都还能通。中午的时候,两处都要准备吃食,祝缨看到阿苏主这边家什齐全,丝毫没有传说中“蛮夷”的那种生吞活剥的不讲究。心道,无论哪里,总有些不必吃苦的
。
阿苏主看祝缨这边,只见祝缨毫不嫌弃,地上铺张毡子也就席地而坐,吃也不讲究,喝也不讲究。祝缨穿一身袖箭,活动十分方便,这打扮好像比那一身官衣更让她舒服。
祝缨比较关心的只是:“咱们今晚宿在哪里?”
阿苏主道:“前面有个小寨,也是我家的,先歇在那里。明天开始就要进山了。”
合着这一段居然不叫“进山”?
有群山遮挡,太阳“落山”得很早,天暗得十分突然。祝缨也不慌,侯五驱马近前,道:“路变窄了,当心。”祝缨道:“莫慌。”赵苏道:“快到小寨了。”
此时他们正在绕着山路往上爬,又绕了个弧之后,一座朴实的山寨就在眼前了。他们称之为“小寨”也确实不大,寨子在山腰向阳的一面一个比较平缓的坡上。说是比较平缓,也是高高低错落着的。寨门一边有一个高高的望楼,上面有一个,见到他们就挥动着一支缠绕了一些布条的杆子。
阿苏主的
也变出一支杆子,晃一晃。两边一问一答,告知是“
主来了”,那边激动了起来。原本零星的火光渐渐变得密集,一队
迎了出来!
阿苏主对祝缨道:“县令大
,请!”
祝缨道:“主先请。”
两并辔
了山寨,祝缨的打扮顿时吸引了许多
的目光,他们甚至顾不得去看阿苏
主。祝缨隐约听到有
说:“那是山下的县令。”她看过去时却没能找到说话的
。
寨子里有一百多户家,
数不足千
,寨子四面都有粗壮的栅栏,颇高,像是一个小小的堡垒。祝缨不大懂兵事,但是看这样的堡垒应该也不是很难攻
的样子。寨主也设了个宴招待,阿苏
主请祝缨一同吃个便饭。
祝缨与他一同往寨主的大屋去的时候,忽然勒住了马!她往群中看去,只见一个年轻的
影被一群
匆匆拽走,祝缨眼睑下垂,马蹄不远处落了枚石子。阿苏
主大感丢脸,喝道:“是谁?!!!”
们面面相觑,祝缨不再说话,静看阿苏
主将
揪出打了二十鞭。
祝缨不动声色,阿苏主与寨主却又格外的热
的起来,又安排了歌舞。此时宾主易位,祝缨成了主宾,与阿苏
主对坐,她说:“看来当年的恩怨不小。”
寨主道:“那是!你们一把火烧了寨子,死了好些,现在寨子都是后来建的。”
阿苏主喝了一声,祝缨对阿苏
主,道:“看来
主的难处不小。”她也不恼,这些都是早有预料的,福禄县里也是獠
长獠
短的叫着呢。
赵苏此时又凑了上来,低低地对祝缨说:“现在已经好了许多了。以前更糟一些。”
祝缨拍拍他的肩膀:“以后会更好一些的。”
阿苏主道:“不错,以后会更好一些的!”他端着酒碗站了起来,说,“县令是我请来的客
!对他不礼貌就是对我不礼貌!”他说完这话,底下竟无一
反对,祝缨暗暗点
,也起身对阿苏
主举杯。
阿苏主没有安排她喝酒,祝缨也不强求,二
颇有默契。
祝缨便约束手下:“不得在寨中胡走动。”看这样儿,有个瞎摸
撞的怕不是要出事。便是她自己,也只在后在门
站了一会儿,寨中的
都远远地看着她。
她问一个凑得近的小孩儿:“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孩儿好地看看她,“嗷”一声跑了:“阿妈、阿妈,这个青蛙会说话!”
祝缨索在门
坐下,曲起一条腿,撑着腮看着围观她的
。他们看她,她也看他们。不大会儿,有傻不愣登的年轻
就凑了上前,也有年轻姑娘看她生得白净,算个俊后生也凑近了。他们问:“你会说我们的话呀?”
“对呀。”
等到阿苏主收到消息的时候,祝缨已经把他们祖宗八代都给套完了。知道了他们也种地,种的是稻田,田也散在四周,再往里面的山里,有些矮一点的山,山顶的平地上他们也种不少东西。他们也放牧牛马,也养羊和猪,大部分的男
都是要打猎的。
他们也织布、染布,还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