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个数,明年给你个说法。”
“哎!”
祝缨将麦种也清点了,又看了各乡绅还回来的麦种质量也都不错。心道:今年县里能有一多半的地种稻麦两季了!还得抽出一批来给邻县试种,或许还有刺史府,那位薛、董二位恐怕不会放过这件事。
她都在心里留了余量。
接着便是召来小吴。
小吴近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又想自己不至于被抛弃冷落,又不太甘心自己不是祝缨面前一份儿了,一时患得患失。
长官面前的红是有好处的,祝缨自己不贪,但是无论曹昌、侯五还是杜大姐,都能小小跟着沾点光。三
不收什么贿赂,路过个摊子有
给塞吃的,买东西算便宜价给上等货等等,至于有乡绅进衙门塞点红包更是默认的潜规则,无形的好处零零碎碎就没断过。小吴是正经的班
,得到的只有比他们更多。他家是世代为吏的,这方面比那几个
熟练得多了,也偶尔接受一点请托,稍在祝缨面前提几句某
某事之类。他一直很小心,尺度拿捏得比较准,不敢犯了祝缨的忌讳,又能为自己捞取一些好处。
如果“红”地位受到了挑战,收
也会跟着减少。这心思看看整个后衙,竟无一
可以诉说。看看前衙,也不适合吐露出来叫
笑话。
闻说祝缨召见,小吴忙不迭地小跑着过来了。
一看,项安不在,项乐抱着胳膊站在祝缨身后。
跟个拴驴桩子似的!小吴有点敌意地评价。
祝缨问道:“你的官话是不是有点不对味儿了?”
“诶?”
祝缨道:“你带了本地音啦,不过也没什么,土话还说得行。州城那里的话你能听得懂几分?”
小吴赶紧说:“都懂的!”
祝缨道:“你收拾收拾,过一阵儿到州城里去。”
小吴道:“大要派小
什么差使?小
好有个数儿。”
“冷少卿现在是刺史了,你知道?”
“是。”
“他身边会方言的很少,我有意让你去当几天翻译,你愿不愿意?”
小吴内心稍有犹豫,跟着更大的官儿,当然更有前途。可冷少卿?那是个什么呢?必不如祝大
可靠,冷大
万事不
心的恐怕也不知道他这号
。不对!我是跟着祝大
的
,可不能这么容易就改投他
。
他说:“大,您是派小
的差使还回来么?要不然,小
可不想去,你可不能不要小
呀!”
祝缨道:“哪来那么多的废话?他身边能缺了能?派
去救个急。你到了那里,多动眼睛和耳朵,少动手。明白?”
小吴怅然,既放心又有点空落落的,赶紧答应:“是。”
祝缨道:“知道要看什么吗?”
小吴道:“看刺史府里的一个个是是鬼,看看州里的官儿都有什么本事,对大
都是个什么意思,要有什么不妥的事儿,小
先回来禀报大
。看到什么也不贸然就说嘴告发,免得祸从
出。不能揽事。”
祝缨道:“还不够,得再看看他们底下是怎么办事儿的。一天能办多少公务,各
处得如何,官员都是个什么样子。”
小吴心道:那不跟我刚才说的是一个意思吗?不对,大说话一定有别的意思,是我没想到!是什么意思呢?
祝缨不吊他胃,道:“你跟着我有三年了,办事也妥贴,又识字,也不畏艰苦。唔,今年、或明年开始,我将你的名字报上去,你可以候着吏部批文给你个官身了。”
小吴被巨大的惊喜兜砸了下来,傻了。哆嗦了一下,扑通跪下:“大
!大
待小
恩
似海!”
从吏转官,是不少吏的选择或者说梦想。谁没有个做官的梦呢?谁也不会想放过这样的机会!一是身份提升,二是做官有更多的可能,利益比起做吏也不会小。媳儿嫁妆都得多加两抬。
不过历来这样的名额都有限,祝缨给他报上去,他还是得排着队。小吴现在也年轻,等得起,陪着老前辈们陪跑个三年五载的,祝缨再多给添两笔好评,三十岁前转个九品小官不算妄想。
祝缨道:“不许飘!”
小吴嘴咧到了耳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