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刺史不知道也是正常。鲁刺史有点冤。如是走马观花是看不出太多的东西的,冷云看不出来,就是祝缨,能看出的也不多。
一行转完南府所在之县,又往王县令的辖区看了一看,再转回福禄县。冷云不喜欢思城县,他倒想还在黄家大宅那里审黄十二,那里又无合适的地方,总不能到“仿官样”里审吧?且有个裘县令,不能太过羞辱朝廷命官,还是得有个像样的地方来审他。思城县正在整顿,冷云就选了福禄县。
祝缨离开的时候没想到自己在外晃了一个月才得回来。
她一回来,县城的心都放回了肚里。黄十二郎被抓之后,林家也跟着哀声叹气的,不少乡绅也有点兔死狐悲。偏偏
是冷云让抓的,祝缨很快又离开了,现在好了,她回来了。
为安心,祝缨稍作修整便升堂,要公开审一审黄十二郎的案子。
第章 义绝
李福姐的案子审得并不顺利。
主审官应该是祝缨,但是还有一个对案子极有兴趣的冷云。他说自己不会预祝缨审案,却又搬了张椅子就坐在案边直勾勾地盯着堂上。他的身后有幕僚有长随,亏得没把一
伺候的
都带上来。
他一来,南府的那位上司也到了,他在另一边直勾勾地盯着看。
祝缨一切如常,堂上福禄县的差役们不免紧张,列队都比平常参差了几分。
然后是当事。
原告被告双方都不是福禄县,黄十二郎还有几个
知道他,李福姐
脆是默默无闻。也没几个
能说得清他们之间的前因后果、恩怨
仇。大部分旁听的
是冲“审案子”才来跑过来看热闹的。
近来思城县发生的一些事也通过官吏家属、行商小贩之类隐约传过来了一些,这种以贫告富还有可能被主持公道的事
,实是百姓最
看的桥段。他们都带着一颗紧张的心,也对结果有着
的期待。
而同来围观的乡绅们的心就复杂得多了,林翁知道的最多,闭
不言。其余有不少是县学生的家长,知道得比一般
稍稍多一点,也仅限于“清查隐田隐户”之类工作,更受重视一点的比如顾同
的是“收集诉状”。“仿官样”这样的活计是不会
给这些学生
的,却是最能惊动上面的罪名。
乡绅们多多少少有些赋税上的猫腻,祝缨一年一年地跟他们斗智斗勇,就是让他们多吐出来一点。乡绅们呢,也知道这事儿不太合法,又舍不得如数上缴。可谓左右摇摆。听说下了这样的狠手,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案子一开始,祝缨命带原告被告上场,围观者一看双方的样子,或发出惊讶的呼声,或在心中恻然。
黄十二郎,一个胖财主,经过一个月的牢狱,肚子小了一圈儿,仍胖。胡子拉茬的,眼睛比以前都显大了一点,身上最醒目的是那身囚服。
能让黄十二郎穿上囚服,放到思城县绝对能让惊掉眼珠子。
反观李福姐这边,他们一家是原告,虽然也安置在县衙里,身上也没穿囚服,还穿着布衣。衣服都是旧的、带补丁的,只有李福姐一穿着像样一点,从老到小
比黄十二郎要好多了。
两边一打照面,李大就上来要打黄十二郎:“呸!畜生!你也有今天!”
他为祝缨带路查了黄十二郎的家,觉得这件案子是赢定了,不像是偶尔有的县衙的官吏,开始装成好样将他的实话掏完了就翻脸不认
还要打他。黄家都被抄了,还能有什么?!他要不抓住这次机会,官司就赢不了,全家这些年的苦就白受了!
起手就是大戏!
围观的百姓有紧张的,也有叫好的,热热闹闹仿佛赛会。
祝缨将惊堂木一拍,童立赶紧指挥着衙役将双方分开。李大被两架着还抻着腿要踹黄十二郎,黄十二郎在牢进里关了一个月,从愤怒、焦虑到恐惧、挣扎,如今终于可以有说话的机会了。他也大声叫:“冤枉!”
是被冷云下令关的,冷云轻蔑地哼了一声。
祝缨又一拍惊堂木,道:“肃静!”
衙役维持完了秩序,祝缨命原告陈述。
原告还是李福姐主讲,她起初讲得还算有条理,但是气氛到了,也是眼见着有希望了、围观的很多,
绪就越来越激动。她说两句案
,就要骂五句黄十二郎,从“不是男
”、“自己生不出儿子”骂到“祖上缺德、活该绝后”之类。
两县地域相近,方言音虽有些差别,互相勉强能听得懂,百姓们听她骂也觉得过瘾,心
从案
也变成了骂街。案
是什么、真相是什么,好些
都开始忘了。
祝缨不得不打断她,说:“说案子!”
黄十二郎开始是喊冤的,但是一个男听到自己的婢妾骂他不是男
,总是忍不住的。他冤枉也不喊了,开始骂:“贱-
,我何尝亏待你?给你吃给你穿,你这等不安分……”
“没有你,我也不能缺吃少穿,有了你,我连都做不成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