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晋女匠师

关灯
护眼
第192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的倒霉事。

怪不得王书佐不让邹娘子猜,原来是一场误会。

那天,王恬回兵曹前一刻,明官长接到命令去东夷府,难道是处罚下来了?明拓惴惴不安,一个劲儿冒汗,临出发前连喝两碗冷水。结果,距离郡署南门一半距离他都没走到,肚子就疼了。自己的身体自己了解,上一次茅房估计不够,就没往旁边的吏曹去,还是回的兵曹。

要不说无巧不成书呢,王恬在王葛那呆了一上午,早想解手,兵曹史不在廨舍,他还能拿着火药竹去练武场么?先上茅房再说。

于是,和明拓一前一后,遇上了。

就俩坑。

王恬嫌臭,急着演示完火药威力离开,偏偏引线燃到封那块后没动静了。怎么回事?应该是他路上哭,擦泪后把引线浸湿了。

“这个不好,我去换一个。”

当时王恬想,留下竹管肯定不行,拿走显得防备对方,也不好。

他装着不小心把竹管踢进粪坑,边说着“我很快回来”边往外跑。前脚刚出来,就听见竹炸了,然后他看到明拓欲哭欲怒、半怔半惊的大花脸。

“肯定是他抻脖子扒,往我那坑里瞧!”王恬给刘清讲时,忿忿之心仍跟明拓踹他时那么强烈。

笑完这件事,也到吏舍了。

王葛没歇,打算对翻车的几种改良法直接制模,因为怎么改基本已想好。

杂物屋里有些裁衣剩下的零碎布料,她拿出来,邹娘子上下打量她,问:“衣裳刮了么?”

“没有。我要缝个布风车。”

早在汉朝,不仅有扬谷糠用的机械“扇车”,巧工丁缓还发明了“七扇”,一便可驱动七扇,用来夏季驱热,更别提孩童玩的木制、竹制的小风车。王葛在会稽郡常见货郎售卖彩色风车,襄平倒是少见,不过肯定有,少见是与她不大出门有关系。

果然,邹娘子笑着说:“想玩风车了?我还记得幼年时,我阿父故意把轴楔紧,我得使好大劲才能吹动风车,吹的腮疼。”时光真伤啊,老宅早翻新,风车不知道扔哪去了,早知道该留着的,又不占地方,以至于现在回忆,心里多了块风车的缺失地。

赶在天黑前,王葛把风车缝出来了,跟邹娘子见过的不一样,这个风车以六块立式的木制“]”形状,绷了布片拼组,中心的竖轴在底部延长出来一截。

这是风车?轴跟六片布板固定在一起了吧?这怎么吹?邹娘子不解。

,王葛早起,趁天色将亮不亮,先练半时辰的二禽戏,然后和邹娘子一起去庖厨吃早食。

主管膳吏主动迎上来:“王匠师来了。”

正吃着,又一吏端着陶碗过来:“王匠师难得来,这是我用秘方酱拌的芥菜。”

王葛一尝,嗯?有蟹黄的味道!

烧火的吏从灶屋露,喊道:“王匠师,我们都换新灶了,有风箱真好,想要大火就大火,煮汤蒸饼都快多喽。”

这顿饭吃的,王葛嘴都笑酸了。

辰正,开始做事。

昨天的布风车延长出来的轴,需要在其上加装一个卧式木。这个木跟翻车横轴末端的立式木形制、尺寸全部相同。的图她画了出来,十二根辐条,每根辐条均探出辋(外周)一截,起到的是齿结构“齿”的作用。

毂(中间穿轴的孔)的孔径比轴径长,才能令上方的风车旋转自如,所以得在轴穿过毂的上、底位置都楔个薄木块,做挡用。当然,这些结构和法子全是按模器制作来说的。

为保证模器运作时稳固,王葛在毂的周遭凿十个孔槽,辐条全以榫方式接进毂。至于辋也不麻烦,她不时比对位置,刻出四块弧形木料,每个弧上挖三个孔,分别楔进辐条,组成完整的圆辋。

两个木都制好后,已是午时。

王葛顾不上吃饭,继续削制立式木的轴。同样的,为了让轴在毂内自如得转,且轴不脱落,轴穿过毂的左、右位置也各楔一块格挡。

好了。

当邹娘子以为王葛终于肯吃饭了,王葛又开始在筐里翻找木料。找到一块最小的茎状料,削成“丫”形支架,架住的是立式的横轴。轴出来支架的末端,坠个系了小石的麻绳,起平衡立式重量的作用。

将卧式对准立式,试验它们可咬合、相互拨动后,把风车整体竖着扎进对应位置的泥土里。

“阿姊,你拨动风车,试一下。”

辋(wǎng):外周的圆框。

毂(gu):子中间穿轴的孔。

第34章 329 翻车三改良

“拨就行?”邹娘子问,确定不是用嘴吹后,她按王葛手指示意的顺时针方向拨动了风车。

竖状风车、竖轴、卧式相互间楔得牢靠,相当于一体,因此卧式也顺时针转起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