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晋女匠师

关灯
护眼
第238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中军里的司马子多了!凭什么别的贵族子弟得经磨砺挣军功,偏司马子伤不得、死不得?

“轰”声巨响,远处的地动山摇意味着第一架巨石机拼装好了,此举是向近处的倭部落宣扬,晋军已至。

清晨,虎犁船携二十余战船、司州巨贾大船再次启程,去九州岛岛之北寻找邪马台部落。军船中除了朝廷官吏,还有近两千晋军、三百匠工。商船上的匠工总数肯定远比朝廷派来的数多,另有大量的仆与田客,商贾们想法没错,预长期留在倭岛,除了营肆建屋外,也得分地种地吧。

王葛是四天后去的寄林部落,这片丛林颇广,生长的是桧木,桓真说的被逮住的三个倭便来自此林。葛将军征下这里后,又率队去南边的捕鱼部落了,留下伯长山容、译官谢据和诸葛文彪协助王葛。

桧林中到处可见倭的生活痕迹,糟糟、恶臭熏天,根本嗅不到桧木的香气,比文书里记载的倭风俗糟糕许多。

“别磨蹭,快拆掉。”

“这处的秽灰怎么还没清?”

兵卒们催促的倭是愿意被晋军雇佣的,有二百二十余数。这些倭穿着烂,黥面,年轻些的,文身是桧树形状,年长之文身各异,有的是船,有的是弓。

王葛心念一转就明白了,寄林部落大概在二十年前聚到此林。

果然,诸葛文彪说道:“这些是二十三年前渐渐汇聚在此的,你看,这块石上画的,就是他们度过的升月落。”

王葛看到一块大石上有密密麻麻的圆圈和扁圆,她脸上浮笑,说的话却不令周围愉悦。

第43章 44 桓真的梦

“邪马台部落屡次求诣洛阳,除了互换方物、学习大晋的造物法外,还学走我们的文字。我们经历的千年文字历程,造物历程,就这么被他们省掉了。待这片土地有更大的势力诞生,待他们不再内斗,也能造出稳固的大船频繁出洛阳,还会学走多少文明?有没有超越我们的那一天?到时候,我等造物的辛苦算什么?”

谢据先反应过来,惊讶道:“火械令的意思是……邪马台部落的野心,不止占据倭岛?”

王葛:“我只是觉得,一个不在意文明起源的民族,会在意礼义廉耻么?”

诸葛文彪:“此言有理!”

随后,几来到部落贮藏弓箭的地方。木弓形制是短下长上,箭杆是木制,箭是骨制。

山容:“怀愤离开的倭近二百,葛将军许他们带走私物财产,兵器全部扣下了。”

王葛拿起一把弓:“这跟书中所记的邪马台兵弓一样?”

“是。寄林部落与邪马台部落有易,用弓箭换取粮食的过程中,邪马台便能知晓这处的海岸况。另外,每年小部落有向大部落献隶的规矩,长此以往,小部落零落、合并,不停迁移。相反的,即使邪马台内斗不断,势力也越来越足。”

王葛轻点,表示明白。邪马台一直为立、立男为部落王而争斗不休,每次殴斗后死伤、损耗战备,自然得向小部落索取。

这时一兵卒向山容汇报,撵走的倭徘徊在丛林另端,已经有饿晕的了。兵事上,王葛不管,她的任务是察验投雷机的制造。

桧木坚硬耐磨,这便是晋军选择从此片海岸登岛的原因。匠工伐木,倭俘虏清理林中污垢,三天后桧木林总算净,能随意走动了。

这夜,临时渡很是喧吵,兵士们白天忙碌,天黑后仍有力比武、跑马。司马晞很想跟中军的兵士较量,扳回名声,可是没应他的挑战,令他空负力气无处使。

他愈发仇恨的王葛就在不远,她远望海面,想着桓真现在哪里?周将军他们找到邪马台部落位置了么?根据文书所写,九州岛之北有数十部落,晋军会跟这些部落起冲突么?再有就是,“汉倭国印”在邪马台么?

海风凉,钱娘子给王葛披上氅,问:“回洛阳后,你真的要去国子学念书了?”

王葛点:“好在君姑说了,不论国子学、太学,都是岁数大的弟子居多。”

钱娘子:“你才多大。去念书挺好的,踏踏实实歇几年,你和桓郎君也该要孩儿了。”

在钱娘子、南娘子跟前,王葛不必装害羞,她笑着道:“其实我更想去太学,那样就能常和阿荇见面。”

“荇郎君十三了吧?”

“对。”

“年少得志,令多少羡慕,听说不少在打听荇郎君。”

“是有问到我姑舅那的,学业为重,过两年再说吧。”在王葛心里,十三岁的阿荇仍是孩子。不过世事变化真是玄妙,短短两年,谢据和卞恣定了亲,司马南弟也终于如愿嫁给了刘泊。

回营账躺下,王葛一时半会睡不着。她有多久没思虑前尘、没思念王南行了?如果回忆起的前世不是虚假,那她的穿越可真是上加。

王南行始终是王南行,而她只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