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白马义从不到, 恐怕公孙瓒早就已经一统北方了。
土生土长的三阶兵种确实很厉害, 这都是在塞外不断地跟异族战成长起来的。
跟系统赋予的兵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有主帅能力的区别。
回来的第一天, 陆明还是白天去找徐庶和贾翊商量事。
晚上才是回去安慰自己的娇妻美妾, 少不了跟她们翻云覆雨。
他不能离开, 还得给母亲打掩护, 让母亲可以顺利的把跟他伦的结晶生下来!
“文和、元直。
我打算招降张燕, 需要一个说客去, 不知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有没有选推荐?”
陆明问道, 他是拜贾翊为丞相, 贾诩毕竟是名士出身, 饱读诗书, 加上于算计
心,他当丞相,总览百官事务,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徐庶则是为兵部尚书, 负责对外的战略问题。
两是一文一武……
而且都是智商卓越的谋士, 在一起也可以商量和讨论。
有他们坐镇后方, 这也是陆明最为安心的组合。
就凭借关中天险, 其实还真没有什么威胁。
函谷关就算被攻了, 还有潼关在, 可谓是稳坐钓鱼台了。
西凉的稳定就在于陆明的羌族声望已经圆满了, 所以羌族不反叛, 西凉就很安定。
重新接通了丝绸之路后, 那边的西域小国更是不敢造次,一些只有不到万的县城, 也敢叫一国之主, 真是笑掉
大牙。
徐庶和贾诩对视了一眼, 都是哈哈一笑。
“丞相,你请。”
“不不不, 还是徐尚书请吧。
这件事还得徐尚书来负责, 老朽从旁协助即可。”
贾翊还是一贯的明哲保身作风, 就是什么都不想沾……
而且当丞相已经很累了。
他现在都是不得培养一些底子来, 给自己分担分担压力。
陆明看到贾诩的老样子, 心里还是有点无奈, 这像伙就是这样, 一点都不想要担当, 哪怕是当丞相了, 还是这个样子。
不过也正是因为贾诩如此, 所以跟百官的相处都很和谐……。
而且分内之事,就没有出过岔子。
徐庶点了点, 看着陆明笑道: “主公, 前些
子, 有一位说客名士到访长安, 恰好我出面跟他谈了一番, 他也愿意效忠秦国。
此正是平原名士, 祢衡!”
“祢衡?”
陆明一听, 表有些古怪, 因为这个祢衡可是三国的几个著名
子之一。
比起陈琳这种骂不带脏话的文雅, 祢衡可是能够把
气的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当年祢衡才二十岁,孔融已经四十, 但两还是结
为朋友。
孔融上疏向汉献帝推荐祢衡。
孔融很他的才华, 多次向曹
称赞他。
曹中想见他, 但祢衡一向看不起、厌恶曹
, 就自称狂病,不肯前往……
而且对曹还多有狂言。
曹因此怀恨, 但因为祢衡的才气和名声, 又不想杀他。
曹听说祢衡擅长击鼓, 就任命他为鼓史(鼓吏)。
有一天, 曹大宴宾客, 检阅鼓史们的鼓曲。
各位鼓史经过时都让脱掉原来的衣服, 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
到祢衡上场, 他正演奏《渔阳》鼓曲, 容貌姿态与众不同, 鼓曲声音节奏悲壮, 听到的
无不感慨。
祢衡上场径直来到曹面前停下, 下吏呵斥说: “ (你这) 鼓史为何不换衣服, 就胆敢轻率进见吗?”
祢衡说: “好!”
于是先脱掉近身的衣服,接着脱掉剩下的衣服,赤身体站在那里, 又慢慢取过鼓史专门的衣服穿上, 完了, 又去击鼓之后, 离开, 脸色一点都不惭愧。
曹笑着说: “本想羞辱祢衡, 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孔融回来后, 就责备祢衡, 顺便说了曹对他的诚意。
祢衡答应去给曹赔罪。
孔融再次拜见曹, 说祢衡得有狂病, 如今祢衡请求亲自来谢罪。
曹大喜,命令守门的有客
来就通报, 且等待祢衡很晚。
祢衡却穿着普通单衣、缠着普通巾,手里拿着三尺长的大杖, 坐在大营门
, 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曹
。
曹很生气, 对孔融说: “福衡这小子, 我杀他就像杀死鸟雀、老鼠罢了。
但这个一向有虚名, 远近的
会认为我不能容他, 现在把他送给刘表, 你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