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横刀十六国

关灯
护眼
第306节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ltxsba.me

辛粲,别看他品不怎么样,学识却不错,年纪一大把,八王之到衣冠南渡,他全都亲身经历过。

虽然稍微偏向江东一些,但编史不是他一个,会挑选很多饱学之士一起完成。

“殿下要修晋史?”辛粲一脸惊讶。

“辛老有何疑虑?”李跃笑道。

辛粲吞吞吐吐道:“疑虑倒是没有,不过……朝廷……不……江东仍存,不好定论。”

“无妨,你先修前晋、汉赵、羯赵、冉魏,细致一些,待孤收拾北国,再下江东!”李跃沉声道。

天下只能有一个正朔。

统一是历史的宿命,十六国南北朝,不主动统一天下的,都走不远。

隋朝短命,是因为隋炀帝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了,一个了几个王朝的事业……

辛粲愣了一下,旋即一脸喜色,这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殿下打到哪儿,臣的史书就修到哪!”

李跃当即设立文学馆,秋闱即将开试,正好吸纳世家子弟。

除了文学馆,李跃顺便还开了招贤馆,下了招贤令。

这年很多有本事的隐藏在山泽之间,消极避世,对司马家不屑一顾,对北国的胡王朝更看不上眼。

王猛便是其中的翘楚。

第三百九十九章 病累

辛粲都七十了,仿佛迸发了生的第二春,劲十足。

以文学馆的名义收罗天下名书,亲自挑选合格文吏,彻夜攻读。

李跃生怕他熬不住,倒在任上,叮嘱他多多休息,注意身体。

除了晋朝,每个王朝立国之初都朝气蓬勃,梁国上下也都憋着一劲儿,从上到下都热火朝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

士卒刻苦训练,农家辛勤耕织,官吏们恪尽职守,尚武堂的学子都奋发向上。

就连隶们都异常勤劳,就为了后代能早脱离隶身份,过上好子。

辛粲在这种氛围之中,自然神百倍。

不过辛粲没有累倒,王猛却先倒下了……

革新改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王猛事无巨细,劳心劳力,从不懈怠,无一之休。

刚刚有了成效,李跃立即提拔他为司隶校尉,从无到有,重新组建司隶……

这么多事压在一肩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李跃赶紧带着月姬赶往王府。

偌大的府邸,除了李跃派来的宿卫,却没几个,府中也颇为简陋,连个装饰物都没有,空的。

“拜见殿下!”三个青少年拱手一礼。

王猛年近三十,夫早夭,却为他留了三个儿子,早年寄居汾薛氏,去年才接回邺城。

老大王永十四五岁,清修好学,聪明伶俐,能文能武。

老二王皮十一二岁见到李跃后,眼珠子贼溜溜的转着,一看就是心思活络之

老三王休八九岁的样子,却最像王猛,身材健壮,超过两个兄长。

“免礼。”李跃挥挥手。

病来如山倒,没病的时候身体还算健壮,现在病了,整个都凹陷了,枯瘦枯瘦的。

李跃一阵心疼,忽然想起历史上王猛也是劳累过度,早早撒手寰,以至于没再能劝苻坚,最终淝水一战,风声鹤唳,木皆兵,看似强极一时的前秦帝国轰然倒塌……

“景略如此劳,是孤之失!”李跃亲自为他把脉。

脉象还算沉稳有力,主要是过于劳累所致。

“臣……身体无恙,多谢……殿下关怀。”王猛裂嘴唇道。

“都累倒了,还说无恙?细水方可长流,国事不可一蹴而就,这段时,你先休息,孤让月姬为你调养调养身体,再给你选些婢,把这个家撑起来。”

可惜李跃的两个儿刚出生,不然能跟王家联姻。

眼光不知不觉望向月姬。

这丫年纪也快二十了,在这时代属于大龄剩,为了安排了不少才俊,却一个都看不上眼,一心痴迷于医术,这些子又沉迷于道家之中,身上的仙气越来越重……

李跃心中寻思着能不能撮合一下她跟王猛。

以王猛的才学能力,绝对配得上她。

不过两早就相识,停留在君子之淡如水的境地,并没有擦出火花。

王猛咳嗽一声,“怎敢叨扰……殿下,臣休息一就可。”

“此乃军令,你必须修养,直到明年开春,其他事你不必担忧,孤已将房默、郝略、田勰三调到司隶校尉府,有他们在,你足可放心!”李跃以命令的吻道。

后世常言王猛功盖诸葛第一

细细看来,还真有几分相似,都是为了国家鞠躬尽瘁夙兴夜寐,而且都不长寿。

“谢……谢殿下。”王猛只能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